“小鹏,今天我见你计权奶奶了。
我给她说了你要收购老物件的事情,她挺高兴的,想让你过去一趟。”
“没问题,奶奶现在你陪我去一趟。”
“好,咱们就走。”
于是,王鹏扶着高侯三奶奶向计权爷爷家走去。
路过村里小卖部的时候,王鹏给计权奶奶买了两斤槽子糕带上。
一个村的,离的也不远,五六百米的样子。
但是,高侯三奶奶的小脚走的太慢了,他们走了半个小时才过去。
一进院子门,高侯三奶奶就喊道。
“青桃,我把小鹏给你带来了。”
“来来来,小鹏快进来。”计权奶奶热情地招呼着王鹏。
王鹏将带的槽子糕放在柜子上说道。
“奶奶,你们吃了吧?”
“吃了吃了,正在闲聊呢。”
“那就好,我也不拐弯抹角。
我在干疗认识了一个朋友,喜欢老物件,让我帮他在村里问一下谁家想卖,这不就找过来了。
如果你们想卖的话,就让我看看,价钱合适的话咱们就把事情定了。”
“这个呀,下午三嫂子也过来说过了。
家里倒是有点儿东西,如果价钱合适,我们也想换点儿钱补贴补贴家用。
走,到那个屋,我们去看看东西。”
王鹏随着计权奶奶到了隔壁的一个房间。
留下计权爷爷陪高侯三奶奶说话,一看家里就是计权奶奶主事。
两间的屋子,住着也宽敞。
在炕上放了几件瓷器,有碗,有碟,还有盘子,但是没有一件大件。
王鹏想着这肯定试验自己给的价钱高低呢。
要不,根据高侯三奶奶的叙说,东西绝不止这么一点儿,而且也不仅仅是这个档次。
于是,王鹏装着失望的样子说了声。
“就这。。。。。。”
然后拿起炕上的一只小碗看了起来。
东西保存的不错,器型完整,没有磕碰,釉面的光洁度柔润感夜十分的强,拿在手里很舒服。
图案清晰生动,栩栩如生,一看就不凡。
翻过来看底款,上面写着“大清光绪年制”六个字。
看来这是一件大清光绪年制的绿釉碗,色泽翠绿如玉,晶莹剔透,器型端正,底款工整。
碟和盘子同样是绿釉瓷,底款一样,应该和那碗是一套的,老物件。
“奶奶,你的这些东西准备怎么卖?”
王鹏数了下四只碗,四只碟子,两只盘子。
“小鹏,这个你要是要的话,就看的给吧,多少也就是个数,起不了多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