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重生六七十年代做知青的言情 > 第五章 获传医学(第2页)

第五章 获传医学(第2页)

“任何法子看起来随意,学起来都很难,如果你想学这些本事,就要又吃苦的准备。”

“没问题的,爷爷我能吃苦。”

“好,既然你有吃苦的准备,我就将他教给你吧。”

这可把王鹏给高兴坏了,他马上站起来,向爷爷行了一个跪拜礼。

这次友仁爷爷没有推辞,坦然地收了他的跪拜,然后向他讲起了自己的师承。

原来友仁爷爷一脉传承于傅青主傅山先生。

傅山先生是阳曲人,出生官宦书香之家,家学渊源,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博闻强记,读书数遍,即能背诵。

在诗、文、书、画诸方面,皆善学妙用,造诣颇深。其知识领域之广、成就之大,在清初诸儒中,没有超过他的。

傅山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

他书出颜真卿,并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于直率毋安排”的经验。

他的画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所画山水、梅、兰、竹等,均精妙,被列人逸品之列。

《画征录》就说,“傅青主画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珂,以骨胜,墨竹也有气。”

他的字画均渗透自己品格孤高和崇高的气节,流溢着爱国主义的气息,在中国古典书画艺术中,博得后人的高度赞赏。

傅山在医学上,有着巨大的成就。

他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科科均有很高的技术,而尤以妇科为最。

其医着《傅氏女科》、《青囊秘诀》,至今流传于世,造福于人。

傅山极重医德,对待病人不讲贫富,一视同仁,在相同情况下,则优先贫人。

对于那些前来求医的阔佬或名声不好的官吏,则婉词谢绝。对此他解释为“好人害好病,自有好医与好药,高爽者不能治;胡人害胡病,自有胡医与胡药,正经者不能治。”

传世医书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傅氏幼科》等,对后世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傅青主女科》,更是清代主要传世之妇产科专着。

傅山先生曾经隐居于晋祠云陶洞,在此间吟诗作画,结朋交友,留下好多遗迹和诗文。

也就是在此期间,傅青主先生看上了爷爷的曾祖父聪明好学,收做了弟子传授自己一生所学。

王鹏这才知道了傅青山与自己家乡晋祠的源源,怪不得晋祠庙内会有傅青山纪念馆。

对友仁爷爷更是肃然起敬,也暗暗下了要努力学习有人爷爷一身本事的决心。

最后,友仁爷爷拿出了一本自己手抄的医学笔记你和一本已经纸张有点儿发黄的《幼学琼林》,交给王鹏,让他回家好生研读。

王鹏好像获得了巨宝一样,将这两本书拿回到到家里,开始翻看了起来。

医学笔记的自己好像是新的,让王鹏不由暗暗怀疑,友仁爷爷早就准备好了这本笔记,就是要传给自己。

上面写的都是中医粗浅的入门的知识,王鹏理解起来感觉并不是很难,就是对人体结构的理解一时还找不到北,只能从基本的认穴开始记起。

《幼学琼林》这本书好像是一本百科全书,它以全方位的视角对宇宙万象进行了一次宏观扫描。

其内容广博精深,涉及天文地理、古今岁时、嫁娶丧葬、风俗礼仪、家庭婚姻、生老病死、节令时尚、衣食住行、制作技艺,以至于鸟兽花木、神话传说等,十分的吸引王鹏,好像在他面前打开了一扇知识的大门,宇宙万象尽呈眼底,古往今来只在掌中。

就是里边的字,让已经有过一世的王鹏,读起来也有点儿拿捏不准,不得不时不时地翻起了字典。

该拜的的年拜完,随父母将该走的亲戚走完,收了将近一块多钱的压岁钱,正月初八那天王鹏沿着山路走到了仙居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