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青年班开张了。
每天,纪修然和刘向都精神饱满,给这两个班上课。
过了一段时间,学堂慢慢走上了正轨。
青年班的情况也变好了。
赵山来上学之后,很快就有几个人来询问。
对先入学,后还学费的事,也终于相信了。
来问的人都报了名。
成人班现在有六人。
虽比纪修然预计的少很多,但,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始。
这六个人,除了赵山之外,分别是吴大娘的小儿子,吴小力;王大柱的弟弟,王二柱;
周郎中的儿子周俊;村长弟弟家的两个儿子,李成和李晨。
因为青年班的特殊性,每天只上半天课,上午上课,下午不耽误回家干活。
纪修然这个先生,也跟着,只上半天班,下午便可以自己安排。
经过开始的忙乱时期,很快生活又规律了起来。
每天寅时起床,在院子里面走几圈,活动一下手脚,然后去书房,开始自己的早课。
一个时辰之后,学堂就开课,便去带着他们晨读。
成人班和启蒙班都要早读,他和刘向分工,一人带一个班。
这时候,纪母和纪父也起床,开始做饭。
等晨读完之后,他们有半个时辰的时间吃早膳,早膳过后就开始一天的课程。
如果纪修然一天的课都是上午,那么,他就下午的时候读书,练字,写文章;
如果是下午,那么就上午做这些,如果是上午下午分开,那就找时间,把一天的任务完成。
反正他一天的任务量的固定的,时间就看他自己的安排。
时间在着忙忙碌碌中,悄然划走,冬天很快便来了。
天稍微短一些,下午酉时天色就开始变暗,纪修然这个上一辈子的高度近视,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就很有意识的保护自己的视力,晚上,从不会挑灯夜读。
在不能看书、练字的时候,他就会坐在书房里,闭目翻看记忆之书。
记忆之书收录的内容,是纪修然以前接触到到内容。
而纪修然生活的那个时代,是信息大爆炸时代,每天都会有意无意的接触到庞杂的信息。
不管是他有意还是无意,只要是他接触到的,记忆之书就把这些内容详详细细的收录进来。
所以记忆之书里面知识庞杂,很多,纪修然也不怎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