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修然手里有钱,心中不慌,大不了自己出全资就是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家人就要辛苦一些了。
而且到时候,前期准备工作,洗、切这些简单的体力工作,都可以雇村里人做,一天十文钱,大家都会抢着干。
“行,我听你的。”村长听到纪修然这么有魄力,也被说动了。
这件事对青山村是完全有利的事,他无法拒绝。
同时村长私心里对这个制粉坊很是看好。
第23章
除此之外,纪修然还和村长说起造房子的事情。
毕竟他要造的房子有点复杂,需要很多人手,自然是要找村里人帮忙的,顺便还说起要开学堂的事。
对于纪家造房子,找人帮忙的事,村长拍着胸脯应承下来。
纪家给出的酬劳,一天十文钱外加一顿中饭,很是丰厚,村里人肯定抢着来。
但是学堂的事,村长就有些迟疑,能够在自己村子里建一个读书的地方,村长当然是高兴的。
只不过作为村长,他对于村里的状况了如指掌,自然知道村里没几家人有余钱,送自己孩子去读书。
这学堂要是建起来,却没有学生,这该如何是好?
纪修然听到村长提出的问题,也确实是他之前没考虑过的。
敛眉沉思了一番,回道:“学堂暂定束脩,一年一两银子,不仅仅对适龄的小童开放,也对超龄的大孩子或者想读书识字的大人开放。”
“这……是为何?”村长对于纪修然这样的决定,更加不能理解了。
毕竟这里的人对于能读书识字,抱着一种憧憬,敬仰的态度,没有大人或十几岁的人去学堂读书的。
毕竟读书很费钱,七八岁才是读书最合适的年纪,过了,便没人会浪费银钱。
再说也没有学堂会收大人,或者十几岁的孩子。
纪修然了然,不过他还是耐心的解释道:“我想教会这些人识字,教他们算账,这样他们以后出去找工,也会容易些,而且在外面也不会被骗。”
村长还是不看好,说道:“还是银钱问题,一般村民让适龄的孩子读书,都没有银钱,怎么会浪费钱,供这些不适合的孩子。”
纪修然淡然一笑,回道:“这个我也想过,到时可以在他们入学之前签一个协议,等他们毕业找到工作,赚钱之后再付我束脩即可。”
纪修然想到现代很多贫困生,读不起大学,都会申请都助学贷款,而他也可以借鉴这个模式,让这些人先入学,以后赚钱再付学费,也是一样。
村长听到他这个方法,惊讶的瞪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