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贴心的稿子,他们可以读它个一千份!
结果到了半夜又是一阵熟悉的天摇地动。
文哥儿才四岁,别人心里哪怕再怎么不满,也不会明着说出来。
王华看着还那么小一个的儿子,最终只能叹着气说:“算了,写都写了,随你去吧。”
酒楼、茶馆、桥市,哪儿人多哪儿就有说书先生的身影。
这注定是许多人的无眠之夜。
不少人拿了文章便去细细品读起来,准备下午就开讲,争取成为第一个给大伙这个新鲜事的领头人。
王华瞅着文哥儿那副随时准备逃跑的怂模样,叹着气说道:“你这是还没考上进士,就当起闻风奏事的御史来了?”
去年年底京师才地震了一回,怎地今年又地震了?!
朝廷正商量着即将展开的赈灾事宜,京师却有一些人开始惶惶不安——
得知同行都在讲的,连金生没找上的说书先生也去讨了文章来学着讲。
还有人躲在帘后怔怔地看着自己缠着足纨的双脚,似是想起了初上足纨时每走一步路都会痛苦不堪的日子。
太后两人也是惊魂未定,一个劝朱祐樘要勤加礼佛,一个劝朱祐樘要多做斋醮。
就这么一天下来,该听的人不该听的人,竟都听到了那么几句。
哪个当父母的愿意教孩子当个胆小畏事的懦夫?
可他这么一篇檄文传了出去,得得罪多少人啊?
王华对上自家儿子黑白分明的眼睛,一时说不出话来。
和那些个读书人不绕死人不罢休的文章不同,文哥儿的文章不仅写得直爽痛快,甚至还贴心地给全文都加上了标点符号。
都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已!
这代表他们只要拿起文稿就能直接把握住语句之间的抑扬顿挫,不需要再费心去断句!
难道那王家小神童当真是天上神仙派下来给世人指点迷津的不成?
朱祐樘听了也疑心起自己是不是不够诚心。
你才四岁,谁听你的?
可是,真的一点都不疼了吗?
文哥儿撒丫子跑了。
地龙又翻身了!
金生一直睡在外间,惊醒后立刻进屋扛起文哥儿就往外跑。
文哥儿跑回自己住处,才问金生事情办得怎么样。
文哥儿怀揣着迟早会挨揍的忧愁早早睡下了。
就该好好骂骂那些闲着没事瞎折腾的“金莲癖”!
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如今她们都已经习惯,甚至已经能用这样的双脚翩翩起舞、蹴鞠嬉戏。
原版未篡改内容请移至醋_溜_儿_文。学。官。网。如已在,请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