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素来主张与突厥和谈,认为刀兵一起,耗费钱粮,损伤国力,实非上策。
前几日朝议,陛下态度也颇为犹豫,似乎倾向于先礼后兵。
今日突然转变,还要发兵……
难道陛下是想听听我的意见?
或者,是想借此敲打我?
但不管怎么说,皇帝都看你了,总是要出来说话的。
陈晓定了定神,从队列中走出,来到大殿中央,躬身行礼:“陛下,臣有不同之见。”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原本嘈杂的大殿,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陈晓身上。
禹天帝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淡淡道:“陈爱卿,有何高见?”
陈晓定了定神,朗声道:“陛下,北境战事,牵一发而动全身。”
“突厥铁骑,号称二十万,气势汹汹,并非易与。”
“我大禹虽兵强马壮,但连年征战,国库并非充裕,粮草转运亦是艰难。”
“一旦开战,胜负难料,纵然侥幸得胜,亦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徒耗国力,百姓遭殃啊!”
他顿了顿,语气更显恳切:“臣以为,当务之急,并非轻言战事。”
“不如遣使再赴突厥,晓以利害,探其虚实。”
“或可许以岁币,或可和亲安抚,总好过兵戎相见,生灵涂炭。”
“和谈,方是上策啊,陛下!”
陈晓一番话,说得是“情真意切”“苦口婆心”。
殿中不少主和派的官员,纷纷点头附和。
“陈侍郎所言极是!”
“战端一开,靡费巨大,当慎之又慎!”
“先礼后兵,方合圣人之道。”
禹天帝静静地听着。
听着陈晓那套陈词滥调,听着那些附和之声。
他的脑海里,却反复回荡着那两句诗。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何等的豪情!
何等的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