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说完直起身体重新坐下
“先把这次要发的东西,先发个目录给他们”
朱怡伦对着身边的王伴伴说道
“是,皇爷”
王伴伴说完,挥了挥手
只见众多宫女拿着非常多写满字的小书册走过来,开始一人分发一张
最先拿到的人,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当他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自己都没见过更没听过的名称时一脸的震惊
“这么多!都是现在市面上没有的东西,只要能拿下一个,我老张家就能起飞了”
最先拿到小书册的那人激动的说道
“上次,我没有选上,这次,我一定要拿下一个”
一个比较富态的中年男人看着小书册上的内容说道
随着拿到小书册的人越来越多,现场顿时嘈杂起来
这次朱怡伦选择的都是成熟的基础技术,要是直接发最终技术那跟全民抄作业大会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这次技术转移包括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后期才会出现的新技术,包括但不限于,采矿,冶金,纺织等
“十分钟时间,可以选择自己能够承担的选项,十分钟后结束”
王伴伴的声音再次响起,听到王伴伴的话现场迅速安静了下来,只有沙沙的翻书声
(时间什么的我都用现代时间来表达了,一个时辰半个时辰的表达不准确)
“你们先看着,这个时间朕先给你们讲讲什么是工业革命”
朱怡伦笑着说道
紧接着朱怡伦给在场众人简单讲解了什么是工业革命,以及大明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工业的原因
无数陌生的知识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进入了自己的脑子,听的在场众人一愣一愣的
旁边的报社记者们,手中的毛笔都快写的飞起来了
虽然这次技术转移是面向小公司小商会,但仍然有大公司大商会派了代表过来
目前大明多的仍然是以个人或家族为主体的商会,公司还很少,但有杨铁这个带头人,不少商会也在向着公司制度过渡
“工业的发展,不能只靠朝廷,需要在场的所有人以及大明的所有人,就算朝廷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技术应用不到实际中去,仍然没有任何作用,农民种出粮食养出牲畜供养大明的所有人,商人收购粮食让农民有利可图,商品的流动带动大明经济发展,工人生产出商品让商人能够从中赚取利润,工人生产出的武器保护大明巩固国防让大明所有人都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生活,三者缺一不可”
朱怡伦说道
“就像朕发给你们的小册子,上面的东西都是目前大明急需的,光靠朝廷是忙不过来的,所以朕需要你们,当然,这上面的东西的数量是完全能满足在场的人数,为了避免贪多嚼不烂,所以朕规定了只能选择一项”
朱怡伦接着说道
朱怡伦滔滔不绝的讲了一个小时,在场不少人写记录的白纸都写了数十张了,但没人觉得枯燥,反而津津有味
不少新名词冲击着在场的所有人的脑子,冲击着他们对于工业发展的固有认识
这也是为什么朱怡伦要搞教育改革的原因
(内容纯属虚构,和现实没有任何关联,切勿过度联想)
京城外,不少人仍然在关注着这场盛会,不少人认为这是在抬高商人地位,批评和质疑的声音不断,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大明要发展的必要过程
朱怡伦也知道这一点,他不会放任商人无限做大,也不会让商人去想一些不该想的东西,但经济要发展就离不开商人,商品不会自己在市场中流动,这点无法避免,只能通过朝廷来调控这个平衡点
“朕的话说完了,你们是否有疑问,可以举手站起来说出你的疑问,朕会一一解答”
朱怡伦笑着说道
在场的人都是商人,在面对缔造了如今大明的皇帝,不少人即使有疑问也不敢举手,毕竟士农工商,皇帝可以说自己不在乎,但你不能真的觉得皇帝不在乎
突然一个女人的声音响起
“陛下,民女有一问题,想请教陛下,希望陛下为民女答疑解惑”
只见一个身穿青色长裙的年轻女子站了起来,看模样不过十七八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