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却一撇嘴,&ldo;小莲姐姐,你又骗人啦既然你没见过,你怎么知道有位老天爷存在呢先生说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rdo;说到后来,摇头晃脑的,一副教训人的长者口气。
姚采澜正把睡熟的铁锤放在了小床里边,走过来一边笑,一边用手指头戳他大脑袋一下,&ldo;你这孩子,口气还真不小,居然教训起你小莲姐来了&rdo;
石头不太服气,张嘴就说,&ldo;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娘可千万不要瞧不起小孩子啊&rdo;
几人正笑着,江清山已经一挑棉帘子进来了,&ldo;在笑什么呢,这么热闹?&rdo;
小莲出去端热水,姚采澜就上前为他把厚重的披风除了,转身搭在了架子上晾着,一面转身跟石头说,&ldo;石头,你去问你爹去。你爹学识渊博,定然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rdo;
江清山狐疑的看着她,&ldo;姚采澜,你又搞什么呢?可别害我啊&rdo;
石头已经一下扑到了他身上去,一面搂着他的脖子,一面又问了一遍。
江清山先给了姚采澜一个责怪的眼神,转而挠挠头皮,琢磨了半天才道,&ldo;下雪嘛,自然是因为该下。不下的话田里的庄稼就长的不好。庄稼长的不好,老百姓就会没饭吃。所以,这雪,必须得下&rdo;
姚采澜在一旁听得忍笑不禁,江清山又威胁的看她一眼。
石头也歪头想了一下,&ldo;爹说因为该下,所以就下。可是,我们这里今年夏天时大旱,那时肯定应该下雨的,怎么又没下呢?&rdo;
江清山张嘴结舌答不出来,又见姚采澜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便赌气把石头往前一递,赌气道,&ldo;问你母亲去&rdo;
姚采澜忙把石头接了过来,见石头一脸的希冀,便想了想道,&ldo;娘琢磨着啊,地上的水一冷就会结成冰。所以啊,可能在天上会有水啊,气啊之类的,如果冷的话就会变成雪花落下来。&rdo;
石头听了便一拍手,&ldo;对啊,如果不冷的话,它就直接变成雨落下来。&rdo;
江清山却不太服气,&ldo;石头,别听你母亲胡说什么天上有水有气的,天上住着神仙呢,哪有什么水和气&rdo;
姚采澜懒得理他这死脑筋,直接别过脸去低声的跟石头讨论起来。江清山落了个没趣,又隐约听到两人提到什么&ldo;先生&rdo;之类,便微微撇了撇嘴,转身一甩袖子,悻悻的去了净房。
仿佛一过了年,就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清秋这时来了一封信,信中有喜有忧。
喜得是江老爷自从到了大名府,站住了脚跟之后,先好好的疏通了一番关系,又花了一笔银子,历尽了一番周折,终于得以让崔家生进入了府学学习。
这样,清秋就顺理成章的随着丈夫搬到了大名府,然后就在江家帮助之下,在江府附近买了一个小宅子住下了,也好陪伴丈夫读书。
崔老夫人虽然很不情愿,可到底是儿子的前程重要。府学可不是一般人能进的去的。据说,里边的学生非富即贵,前程那可都是一片光明啊。老夫人有心将大媳妇留下伺候自己,可到底是忌讳江家这边,终于放了手让他们搬到了大名府。
清秋自从脱离了崔老夫人的眼睛,心情好的多了。再加上崔家生自打进了大名府,少不了时时处处靠着江家,对着清秋时气也有些短,不复以前那样书生意气,所以对清秋刻意的温柔小意、陪着小心。
清秋也不是那恃宠而骄的,丈夫对自己我,自己只有对他更好的。两好凑一好,两个人的关系倒像是到了一个蜜月期了。
主母六十四升迁
六十四升迁
清秋还很意外的录了自己写的一首诗来,说是要请姚采澜品鉴一二。
姚采澜自己写诗是肯定写不出来的,所以对有才的人,特别是女人,怀有一种特别的崇敬之情,清秋又说要让她&ldo;品鉴&rdo;一下,更是让姚采澜觉得受宠若惊,只觉得好像有当年找工作去面试时候一样的紧张感。
姚采澜定了定神,上上下下仔细拜读了一遍,却是一首《竹枝词》:
山竹桃花满上头,青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这首诗,写的言简而意深。虽然用词简单,却比喻新奇,对比巧妙。瞧瞧这诗里头,既有浓的化不开的情意,又有着对失去所爱的担忧,竟完全是一番闺中小儿女的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