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予和周呈露赶到手工坊的时候,这里四周静悄悄的,早就没了下午时候的热闹。船坞这一带属于本地居民区,没有民宿也不在景区出入口方向,过了饭点就很少有游客特地过来了。
在这边开店做生意自然比不过在住宿区和景区附近客流多,但也有明显好处:房租便宜,人不杂也就不用那么操心。加上很多都是自家的房子直接开店,连租金都省了。
开店就算生意再普通,收入也比平常出租给打工人的租金要多,所以这一区域的老板们反倒是心态最佛系的。
谢予临走时忘了问手工坊营业到几点,她以为会和民宿附近那些奶茶店小吃店差不多,起码开到十点以后。
“没想到这么早就都关门了。”谢予的声音不大,但此时周围太安静,仍显得格外清晰。
她刚说完,手工坊里就有人来开了门。
谢予一看,是今天下午遇到过的老板娘的女儿。
“你们是来取风铃的吧?”
谢予和周呈露微笑着点了点头。
“进来吧。我妈和我说过今晚你们会来,没想到还挺早。”
周呈露见手工坊里早已收拾干净,完全是打烊的状态,又听她这么说,知道人家是特地为了等她们才守在这里的。
“真是不好意思,我们不知道店里晚上不营业。”
老板娘的女儿名叫丁简,今年二十四岁,大学毕业后在大城市里工作了两年,仍然不适应996的节奏。加上这两年家乡的旅游开发日趋成熟,她跟家里人商量后义无反顾辞了职,回来后不仅帮着打理店里的生意,还开了网店,现在又准备和这里其他业主搞合作引流。
她虽然年纪不大,但继承了老板娘的精明跟圆融。生意人,多点笑脸总是没错的。哪怕已经在这里干等了挺久,但客人来了,她并没显出丝毫不耐烦。
“我妈答应了你们晚上来取就肯定会等你们的,这点诚信还是得有的。而且也不算晚,我待会回去还赶得上看综艺呢。”
丁简边说边把风铃拿了过来,这时它已安静躺在漂亮精致的包装盒里。
“不知道你们是自用还是送礼,所以配了礼盒但没包。你们如果需要包装,我可以帮你们包好。”
谢予双手把盒子接了过去:“去年我来的时候就觉得老板娘的服务很好,没想到今年更好了。”
丁简意外挑了挑眉,笑说:“原来你是老客户啊,你应该早点说,这样能给你打个折。”
她们傍晚离开的时候,已经结过账了。风铃的制作本就比较麻烦,加上她们又选了加急,确实比其他客人的花销大些。
周呈露和谢予把风铃拎起来检查了一遍,比她们离开时更精致更结实,应该是老板娘帮忙收了尾。
“本来就是我们添麻烦了,怎么还能要求你们让利。”
丁简本来觉得她们和其他客人没太多不同,但经过这两次短暂交流,倒是让她印象深刻起来。
周呈露这话很是真诚,并不是虚假的客套,而是真正认可服务的价值。
“谢谢你们对我们小店的认可。”丁简顺手从前台拿了张名片,“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我们的网店,定期都会上新品的,也可以定制。”
谢予凑过去,和周呈露一起看:“那你们有没有售后啊?”
“哪种售后?”
“万一贝壳裂了或是缺损了,这种怎么办?”谢予之前就遇到过,虽然不想再经历,但谁也保证不了不会有下一次。
丁简还真是被问住了,皱了皱眉,坦言:“老实说,贝壳制品的维修成本比较高,大部分客人都不会选择返修,所以我们的建议一般都是复制一个。”
这倒是个很实际的做法,但谢予却觉得遗憾:“可是在你店里做的工艺品,本身就是为了留存的记忆甚至是为了把在这里的美好经历带回去。如果单纯复制,那也就失去了最初的价值。”
谢予并非故意挑刺,丁简点点头:“这是我们下一步要考虑解决的问题。”
周呈露怕谢予的研究劲上来,发散思维跟丁简在这里扯到夜深。店家一般都不会主动赶客,要是谢予来劲了,丁简还真有可能一直陪聊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