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因果材料?”赵莽的声音被突然响起的雷鸣吞没。记忆如潮水般涌来——父亲实验室里未完成的分焰棱镜设计图,纳米抗体在血管中灼烧的刺痛感,还有克隆体最后说的“时空锚点共振”。他握紧晶体,棱角硌得掌心生疼,那些曾以为是阴谋的碎片,突然开始严丝合缝地拼接。
全息投影骤然启动,画面却并非历史场景,而是未来实验室的实时影像。穿着银白色防化服的科学家正在操作巨型粒子对撞机,屏幕上跳动的参数显示他们正在尝试突破时间壁垒。为首的老者摘下头盔,赵莽的血液瞬间凝固——那分明是老年的自己!
“2087年,时空结构因过度穿越濒临崩溃。”老年赵莽的声音混着电流杂音,“我们逆向解析硫火银龙卷的能量,制造出能修正因果悖论的反因果材料。但必须在万历十年的月港埋下锚点,才能阻止未来的灾难。”画面切换,十二面体晶体在量子熔炉中成型,表面的菱形切面刻满与赵莽后背相同的纳米抗体纹路。
现实中的晶体突然发烫,赵莽的纳米抗体疯狂涌动。他看见万历十年的月港码头,年轻的张居正神色凝重地接过密匣,匣中正是这枚十二面体晶体。而送匣的琉球使者,面容竟与银面人如出一辙。“原来密使不是来灭口。。。。。。”赵莽喃喃自语,“他们是在守护时空的稳定。”
地面突然震动,银面人从废墟中现身,作战服表面的液态金属凝结成锋利的刃刺。“你以为真相会如此简单?”他的机械义眼闪烁着红光,“反因果材料需要持续吸收时空能量才能运作,而提供能量的,正是那些被你们视为‘毒银’的硫磺银锭!”
戚家刀残片出鞘,紫色弧光却在触及银面人的瞬间消散。对方掌心摊开,露出与十二面体晶体同源的金属碎片:“万历帝、琉球死士、你父亲的研究。。。。。。所有的矛盾与牺牲,都是为了维持这个跨越四百年的能量循环。一旦停止,整个时空将像破碎的镜子般坍缩。”
赵莽的视网膜上突然浮现出复杂的数据流,纳米抗体与晶体产生共鸣,让他看到了更宏大的图景:无数个平行时空里,都有一个“赵莽”在执行着相似的使命。而那些被他销毁的毒银,实则是反因果材料的燃料;所谓的“阴谋”,不过是维持时空稳定的必要谎言。
“所以我父亲。。。。。。”赵莽的声音沙哑。
“他发现了能量循环的致命缺陷。”银面人的作战服开始崩解,露出皮下蠕动的纳米银丝,“反因果材料会逐渐吞噬使用者的生命力。老年的你在2087年已经油尽灯枯,所以才派我回到过去,确保计划顺利执行。”
晶体突然爆发出刺目的银光,将两人包裹其中。赵莽感觉意识被拽入时空夹缝,看见万历十年的张居正将晶体投入熔银炉,绿焰冲天而起;又看见2087年的实验室里,老年的自己将最后一块反因果材料送入粒子对撞机。因果的闭环在他眼前展开,每个抉择都互为因果,每个牺牲都不可或缺。
“你现在有两个选择。”银面人的声音越来越弱,“继续销毁毒银,让时空坍缩;或者成为新的能量容器,延续这个注定悲剧的循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晨光刺破云层,月港的海面波光粼粼。赵莽握紧发烫的晶体,纳米抗体在血管中流淌如液态火焰。他终于明白,所谓的真相从来不是非黑即白。在时空的棋盘上,或许根本没有赢家,只有无数个“自己”,在悖论与牺牲中,守护着文明的火种。
错位数据
2024年,在全球科研界为诺奖新得主欢呼时,一场暗潮正悄然在数字世界涌动。赵莽在追踪时空线索的间隙,被一封匿名邮件引入了诺贝尔奖得主实验室的数据库。邮件的附件里是一串乱码,解码后指向的竟是1582年的神秘实验数据。
"1582年?"赵莽皱紧眉头,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他的量子计算机屏幕闪烁,防火墙在数据入侵警报中疯狂运转。很快,屏幕上跳出了那些本不该出现在16世纪的实验记录——精确到小数点后八位的化学元素分析、DNA双螺旋的模糊图谱,还有类似量子纠缠的能量波动记录。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赵莽喃喃自语。1582年,别说PCR仪,就连显微镜都尚未被发明。他放大一张数据图表,右下角的签名是"威廉·吉尔伯特",一位在伊丽莎白时期以磁学研究闻名的科学家。可这些数据涉及的领域,远远超出了吉尔伯特的时代认知。
随着挖掘深入,赵莽发现这些数据曾被多次加密和解密,痕迹错综复杂。每次加密的算法都来自不同时代——既有现代的量子加密技术,也有古老的摩尔斯电码。而数据文件的修改时间,竟在1582年到2024年之间不断跳跃。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量子检测仪突然发出尖锐警报。赵莽转身,发现身后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半透明的人影。人影的轮廓模糊,周身散发着量子波动的微光,手中握着一个十二面体晶体,正是他在月港熔银炉遗址发现的同款。
"你不该触碰这些数据。"人影开口,声音像是从遥远的时空传来,带着电流的杂音。赵莽认出,这是通过量子纠缠实现的远程投影,背后的操控者必定掌握着先进的时空技术。
"1582年的数据,为什么会出现在2024年的诺奖实验室里?"赵莽握紧拳头,纳米抗体在血管中开始涌动,随时准备应对攻击。人影发出一阵机械的笑声:"这是时空锚点的关键数据,从未来送到过去,又从过去回到现在。诺奖得主不过是无意发现了这个数据链,却被我们及时加密隐藏。"
赵莽的大脑飞速运转,他想起万历十年的反因果材料、绿焰之谜中的三异丙氧基钕催化剂,还有那些被篡改的历史记忆。这一切似乎都指向一个更大的阴谋——有人在利用不同时代的科研力量,拼凑出跨越时空的技术拼图。
"你们到底想干什么?"赵莽质问道。人影缓缓举起晶体,数据文件在晶体的银光中飞速闪烁:"这些数据是打开时空奇点的钥匙,一旦完整拼凑,就能掌控所有时间线。而你,不过是我们计划中的一个变数。"
实验室的灯光突然熄灭,量子检测仪的数据疯狂跳动。赵莽意识到,对方正在试图删除他发现的数据,并阻止他继续追查。纳米抗体在黑暗中发出蓝色荧光,他的身体开始与周围的量子场产生共鸣。
"想删除数据,没那么容易。"赵莽低声咆哮。他集中精神,将意识与量子计算机相连,利用纳米抗体的特殊能力,反向追踪数据的来源。在量子的海洋中,他看到了无数个时间节点的交错,有1582年吉尔伯特实验室的烛光,也有未来科技都市的霓虹。
最终,数据链的源头指向了一个神秘的坐标。赵莽正要深入探究,人影突然化作一道强光,冲向量子计算机。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实验室陷入一片火海。赵莽在爆炸的冲击中被抛出窗外,手中紧紧握着一块量子硬盘,里面存储着1582年数据的关键片段。
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赵莽望着窗外的城市夜景,心中满是疑惑。1582年的数据与未来的时空技术究竟有何关联?诺奖实验室的入侵只是偶然,还是更大阴谋的开端?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找到答案,否则整个时空秩序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