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稿二·第二卷3。地窟刀鸣三·宣府雷火(33万字)109第三幕3。1地龙翻身11万
3。1地龙翻身11万
第一幕:地龙惊变(1-3万字)
1。地震谣言1万
一、京城异象(3000字)
1。灾异频发
万历四十六年春,北京城的黎明被煮沸的井水惊醒。崇文门外的老井突然翻涌如沸,热气蒸腾中,井水竟能煮熟鸡蛋。挑水的老汉被烫得跳脚,铁桶“哐当”坠地,溅起的水花在青石板上烙出焦痕。消息传开,百姓们举着铜盆蜂拥而至,却见三口古井水面咕嘟冒泡,浑浊的井水泛着诡异的黄色。
“这是地龙翻身的前兆!”卖茶汤的王婆子颤巍巍地指着井口,“老辈人说过,井水沸腾,便是地下的火龙要醒了!”围观人群中响起一片惊呼,几个孩童吓得躲进母亲怀里。官府派来的匠人用长杆测量水温,铁尺刚探入水中便“滋滋”作响,刻度显示竟达70℃。
与此同时,钦天监内气氛凝重。观星官们盯着夜空,脸色比夜色更阴沉。“亥时三刻,万鸦绕紫禁城飞三匝。”首席监正颤抖着记录,羽毛笔在羊皮纸上晕开墨团。漆黑的鸦群遮蔽了月光,翅膀拍打声如同千万把破扇,绕着皇城盘旋。没人知道,此刻火药库附近的山洞里,一场意外的爆破惊飞了栖息的蝙蝠群,却被当成了不祥之兆。
恐慌像瘟疫般蔓延。菜市口的书摊上,新出的《地龙翻身图》被抢购一空。画本上,赤色巨龙破土而出,爪牙撕裂城墙,百姓如蝼蚁般奔逃。画师在扉页题字:“万历四十六年春,异象频生,此乃天罚。”可就在当夜,画师的住所燃起大火,等邻居们冲进去时,只见到满地焦黑的画稿,人早已没了踪影。
“这是上天在警示!”街边的算卦先生摇动着卦签,“朝廷贪墨成风,军备废弛,萨尔浒大败不过是开端!”这番话让本就人心惶惶的百姓更加不安,有人开始收拾细软准备出城,城门处每日都挤满了神色慌张的流民。
在锦衣卫指挥使的密室里,暗卫呈上最新密报。“崇文门井水沸腾,实为工部魏进忠私埋硫磺管所致。”首领冷笑一声,将密报投入火盆,“钦天监那群废物,连蝙蝠都认不出。”火苗舔舐着纸张,映得他脸上的阴影忽明忽暗,“让东厂盯着点,别让这些流言坏了大事。”
夜色再次笼罩京城,沸腾的井水依旧冒着热气,万鸦仍在天空盘旋。而在市井小巷中,新的传言又起:“火龙今夜就要现身!”没人知道,这些所谓的“灾异”,究竟是上天的警示,还是人为的闹剧;更没人想到,这些乱象背后,隐藏着比火龙更可怕的贪婪与腐败。
2。白莲谶语
万历四十六年夏,琉璃厂的暮色被血色浸透。柳无烟赤足踏过青石板,素白裙裾扫过积水,身后撒落的符纸遇水即化,暗赤色字迹在涟漪中浮现:"丙丁日,地火焚"。街边茶摊的老汉盯着水渍,喉结滚动——《周易》有云,丙丁属火,而三日后正是丙丁日。
"抓住这个妖女!"巡街的捕快挥刀追来。柳无烟旋身躲进巷口,月光掠过她扬起的脖颈,刺青的"离卦"纹路泛着诡异的青芒。那纹路竟与崇文门沸腾井口凝结的硫磺渣图案如出一辙,宛如火焰在皮肉间燃烧。
消息传开,顺天府尹暴跳如雷:"不过是白莲教余孽装神弄鬼!"他连夜调派衙役,在城门张贴海捕文书。可当官兵闯入贫民窟,抓到的却是一群口吐白沫的乞丐。那些人双眼翻白,疯狂撕咬枷锁,嘴角溢出的白沫带着刺鼻的硫磺味——正是井水沸腾时散发的气味。
"大人,这些人。。。像是中了疯药。"仵作战战兢兢地掀开草席。乞丐扭曲的面容定格在癫狂的笑靥,指甲缝里还嵌着半片符纸残片。顺天府尹捏着残片凑近烛火,却见焦黑的边缘竟显现出"魏"字痕迹。
深夜,柳无烟倚在城墙上,望着紫禁城方向冷笑。她取出最后一张符纸,指尖蘸着朱砂写下"甲胄薄,国将倾"。不远处,魏进忠的亲信正在清点新到的"铜包铁",马车车轮碾过积水,倒映出她脖颈的离卦纹——那是白莲教高层才知晓的密印,暗示着即将到来的燎原之火。
第二日,菜市口贴出新的告示,悬赏百金缉拿柳无烟。但无人知晓,她早已混入流民队伍,在城郊废庙中,数百张血符正铺展在神案上,而祭坛中央,供奉的不是菩萨,竟是半片锈蚀的劣质甲胄。
"丙丁日,地火焚。"柳无烟抚过甲胄裂痕,轻声呢喃,"这火,要烧穿那些蛀虫的黑心。"庙外突然狂风大作,卷起的符纸漫天飞舞,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当顺天府的官兵还在追捕替罪羊时,真正的谶语,已随着硫磺的气味,渗入大明王朝的每一处缝隙。
3。关键转折
万历四十六年夏末,京城的夜被蝉鸣撕扯得支离破碎。五城兵马司的灯笼在巷陌间摇晃,巡夜百户陈九斤突然拽住缰绳——火药库方向飘来一缕青烟,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灰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全体戒备!”陈九斤抽出绣春刀,刀刃划破夜幕的刹那,远处传来闷雷般的轰鸣。当他们踹开火药库斑驳的木门时,刺鼻的硫磺味扑面而来,守库的八名士卒横七竖八倒在血泊中,喉间的伤口整齐得如同刀切。
“大人!硝石库。。。”一名兵卒指着空荡荡的库房,声音里带着哭腔。本该存放三千斤硝石的木架上只剩散落的稻草,而库门的铁锁完好无损,锁孔里甚至还插着半截断匙。陈九斤蹲下身,发现锁芯内侧沾着蜡油——有人用蜡模复制了钥匙!
“查账册!”他踢开血泊中的陶罐,满地碎瓷片里,赫然躺着半截硝石结晶。当衙役们翻出库存簿时,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丙字七号库房的记录被血渍浸透,依稀可见“万历四十六年三月。。。”的字样,而旁边批注栏的字迹,竟与三个月前工部签发的火器采购文书如出一辙。
库吏的尸体跪坐在账册旁,右手食指深深插进血污,指向“丙字七号”的位置。陈九斤掰开僵硬的手指,发现指缝里嵌着片暗红织物——正是光禄寺官员官服上的云纹锦缎。
“立刻封锁城门!”陈九斤将织物揣入怀中,目光扫过墙上的通风口。那扇仅容孩童通过的铁栅上,新鲜的铁锈剥落痕迹蜿蜒而下,直通墙外的污水沟。他突然想起三日前崇文门井水沸腾时,有人看见魏进忠的马车在附近徘徊。
子时的梆子声惊飞夜枭,陈九斤带着物证匆匆赶往顺天府。然而,当他踏入府衙的瞬间,后颈突然传来刺痛——一支淬毒的弩箭穿透锁子甲,正中要害。在意识消散前,他听见师爷阴森的笑声:“陈百户,有些秘密,还是烂在肚子里好。”
次日清晨,火药库失窃案的消息不胫而走。顺天府张贴的告示上写着“歹人纵火,库吏失职”,而陈九斤的尸体被草草抛入乱葬岗。但没人注意到,在他紧握的拳心里,那片染血的云纹锦缎正被蚂蚁拖入泥土,如同这个王朝的秘密,终将被层层掩埋,却也在无声中酝酿着更大的风暴。
二、地火迷踪
1。火药库密码
万历四十六年深秋,京城的夜色被薄雾笼罩。沈墨裹紧斗篷,怀中的《武备志》硌得胸口生疼。茅元仪笔下“丙字库乃万历六年增建,下有前朝地宫”的记载在脑海中反复回响,他握紧腰间的磁石罗盘,指尖已被冻得发麻。
火药库外围的梆子声传来时,沈墨贴着潮湿的砖墙缓缓移动。罗盘指针突然剧烈震颤,在丙字库西墙处疯狂旋转。他摸出随身携带的青铜尺,轻轻敲击墙面——“咚、咚、咚”,空洞的回响如同幽冥传来的心跳。
“果然有蹊跷。”沈墨屏住呼吸,从怀中掏出蜡块,将墙面的砖石缝隙一一拓印。月光透过云隙洒下,照见墙角处半枚模糊的掌印,指缝间还嵌着暗红的碎屑。他凑近嗅了嗅,瞳孔骤然收缩——是硫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