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玲玲绕了一圈,并没有看到什么有用的书本,镇上的书店还是太小了,除了小人书便宜看的人多一些,其他书本,老板就算想进书都难。
最后,秦玲玲买了一本新华字典加纸笔,纸买的是最便宜的那种黄色纸,这种纸便宜,而且耐磨,适合使用,不会随便破烂。
不过临付钱的时候,她还是挑了那本角落的高等数学和一本关于英语的书本。
那么多东西加起来,秦玲玲花了差不多三块钱。
这可把顾瑶心疼的,不明白嫂子为什么要买书本,那么贵。
看她肉疼的样子,秦玲玲解释道:&ldo;你哥哥不是说了吗?咱们要好好学习了,多学些知识。&rdo;
&ldo;可是很贵……&rdo;
&ldo;虽然贵,却都是学进脑子里,带一辈子的知识,你想啊,这知识学好了,以后就算跟人吵架,都显得有文化让人听不懂是不是?当然,我这就随便举个例子,腹有诗书气自华,懂吗?再说了,就像你哥哥说的,万一哪天真的恢复了高考,咱们早点学,早点掌握,这不是挺好的?&rdo;
顾瑶半知半解,加上她的确也是渴望知识的,见嫂子买也买了,就没再说什么?
就算顾铮不说,秦玲玲还是会带着小姑子一起学习。
她学习还好,至少曾经也是个高考考的还不错的大学生,即便工作了,很多知识会忘,但是重学一遍知识要容易的多。顾瑶却不同,她太早就辍学了,所以知识欠缺的很多。
她不仅现在要学习,还要学更多知识。
学校的话,秦玲玲不打算让她上了,这年头的学校和她那个时代的学校不同,去了学校不单止要交钱,而且主要也不是学习为主,反而让老师使唤了去割草啊,下地干活什么的,能学到的文化很少。
路上,秦玲玲就把自己的计划给顾瑶说了。
现在顾瑶已经敬仰自家嫂子,自然说什么就应什么?
&ldo;我每天回来之后,就给你准备一些需要学习的知识,你每天都要学,白天可以干活,但是一定要抽空学,没有什么比学习更重要的。&rdo;
这个年代,出去那几年取消高考,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好好学习成为了大家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就算到了后世,也不曾改变,只是比起后世学校资源相对较多,现在这个时代,能挤进去成为大学生的人少之又少。
既然知道再过两年就要高考了,自然不能放任这个机会。
&ldo;嫂子,我知道了。&rdo;
&ldo;你既然每天都要去上工,家里也有闲人,就不要把家务都揽了做,他们不做,你也别做,要是他们不服气,你就告诉他们,你户口已经分出来了,钱不给上缴。&rdo;
&ldo;好。&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