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七月是神的时间资源 > 第226章(第2页)

第226章(第2页)

“这是说,要遍阅群书了?”有人脸色惨白,这要有多大的阅读量啊!

“李兄,可有银两,借小弟急用。”有人低声道,以前举人免税赋,投献田多得数不过来,就没有一个举人是穷的,如今朝廷七八年前就实行了官绅一体纳粮,投献田早没了,穷举人倒是不至于,但是手中的银钱立刻就少了大半,要想大规模的买书,只怕是有些无法承受了。

某个草屋,屋内的年轻人同样面色惨白。

对有钱人来说,不过是多买些书本,多花些时间,对他们这种连束脩都付不出,只能凿壁偷光的穷苦人来说,仅仅是买书的钱,就能让他陷入绝望。

科举考诸子百家,是不是以后穷人就再也没有机会考科举了?

“阿牛,阿牛!”目不识丁的父亲惊喜的叫,“镇上说,以后朝廷会派人教导诸什么家,让你们去上学!”

束脩呢?书本钱呢?

“镇上说,不用现在付,只要签署合约,5年后考不到功名,就去台湾或者东北种田3年!”

这个提议真是扎心啊,真是拿未来拼前程啊。

“要是我考不上,全家就要背井离乡,去台湾……”阿牛犹豫极了。

牛爹无所谓,考进了全家发达,考不进全家搬家,其实差距不大。

……

数年后。

某个乡村。

“举人老爷回来了!”村口很多人放着鞭炮,欢迎今年的举人荣归故里。

新出炉的举人微笑着示意,其实这个老家已经有十多年没回来了,但光宗耀祖,考中了举人,怎么也要回老家一趟的。

“你倒是说说,这科举有什么秘诀?”几个亲戚焦急的问。

举人老爷笑:“倒还真有些诀窍。当今朝廷科举考的是诸子百家,这闭门不出,寒窗苦读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了。

为何?

孔子一家之言,自然可以死记硬背,记性好,秀才总是有的。

但考诸子百家,谁能死记硬背所有书?必须真正的理解各种言论。

多与外界接触,了解世间民情,人生百态,这对理解不同主张的见解,还是很有帮助的。”

众人点头,用心记下。

举人又想起了什么,严肃道:“当今天子以法家治国,你们万万不要以为宗族家法,就可以欺压族人。浸猪笼,夺寡妇钱财,拒不接受朝廷官吏判决,阻拦女子参与科举之类,都是自寻死路。

锦衣卫杀整个宗族的事情,我在府城听得多了。”

举人看着变色的宗族耆老,心里有数,总有冥顽不灵的人,依然死死捧着儒家礼法规矩,却不知道锦衣卫最喜欢杀光这样的人。

……

十年后。

大明又遇天灾,更有瘟疫爆发。

朝廷还没有到,已经有当地的文人开始控制疫情,救济灾民。

几个人围在病人身边,招呼众人:“快把他的衣服用品,全部烧了,小心传染。”

“多洗手,别喝生水!”

河边也聚集着一群人。

“这水车的位置不对,必须再往上游一些。”有人计算着水流的大小和速度。

有人摇头:“原本放在这里,是最佳位置的。但是,没想到上游忽然干旱,这位置就不对了。”

上游。

赈灾钦差是个女子,毫无形象的破口大骂:“你丫的怎么过得科举!水利竟然都不懂!”

地方官汗如雨下,实在是县里没钱修筑水利。

赈灾女钦差脸色大变:“拿县里的账本过来,要是私吞了水利银子,你全家脑袋都要落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