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也没多嘴其他,直接问他要借多少钱。
“十块钱!”老二有点难以启齿,哥哥问弟弟借钱,面子上这一关,是挺难的。
“够么?”
问这句话的时候,许多年已经掏出钱来了,直接给了他二哥两张大黑十:
“我借伱二十块钱,算上之前欠的,现在共计三百七十元钱。”
“不用急着还钱,但有钱了,一定要记得还我。”
该说的话,要说清楚,要不然,就算是亲兄弟,也很容易因为钱的事儿,翻脸成仇人。
老二刚借完钱没多久,老大也来借钱了。
两兄弟现在是厚脸皮了,但是许多年并没有借给老大。
“大哥,大嫂还有段时间才生产,等到时候生产之后,我再借钱给你吧。”
生孩子的事儿,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大事儿,意味着更多的支出。
可这个时间点,胡美凤又还没生产,老大那么急着借钱干嘛?
提起借钱这件事,最近的四合院,也掀起了一波借钱浪潮。
似乎大家都以为借钱不用还似的,要多少借多少。
何雨柱、许大茂、阎埠贵等,好几个邻居都来找过许多年借钱。
后者却都没有鸟他们这些人,反倒是易中海,是借了一些钱出去,却全都写好了借据,这可赖不掉。
就在许多年还在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突然想要借钱的时候,城外的丈母娘杨秋红进城了。
许多年中午下班回到家的时候,就闻到了香喷喷的食物味道:有肉!
平时秦淮茹一个人在家,她是能简单就简单一些,很少会煮肉吃,最多就是蒸鸡蛋羹。
因为鸡蛋羹简单啊,放点盐,加一些水,放在米饭上面一起蒸。
等米饭熟了,鸡蛋羹也好了。
吃的时候,直接在鸡蛋羹上面淋一点调配的酱油就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下饭菜了。
反观煮肉吃就麻烦了很多。
“娘,您来了,我就说嘛,小茹不可能不听话,折腾那么多饭菜”
刚进门,许多年便看到了桌上的三道菜,抬头的时候,也看到了厨房里的杨秋红和秦淮茹。
后者是在打下手,主厨的则是杨秋红。
“多年回来了,快洗手吃饭吧。”
丈母娘手艺很不错,一家人坐下来一起吃饭,期间便聊起了事儿。
没错,杨秋红也是来借钱的,准确来说,借粮!
去年的生产队大食堂,最流行的一句话:吃饭不要钱,老少尽开颜;劳动更积极,幸福万万年。
但是现在的生产队,每天吃的都是稀饭,还是筷子立不住的那一种。
一开始,秦建国、杨秋红他们都还能扛得住,咬牙硬撑着。
可进入四月份,稀饭越来越稀,都快变成了‘往水里掺了几粒米’的那种程度。
喝这样的稀粥,都撑不了一个小时,就要饿肚子了。
秦明光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一个是三岁多,一个则是去年十一月刚生产的婴幼儿。
尽管这个大儿子跟秦建国和杨秋红两人多有不和,但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
每天看着两个孙子哭得哇哇叫,儿媳妇王二妞也是饿得人都变成瘦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