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闻言,脸上一阵为难。
靠,他自己都缺肉票呢。
这个时代的票据,那是有多少肉才会印多少张票,都是对应的,没办法削减。
除此之外,那就是农村了。
只不过,许多年还不知道,公社里养大的那些猪,可以自己杀了分着吃,但却是不允许拿到市场上卖的。
然而,很多单位,比如轧钢厂、塑料厂等单位,他们都会去京郊的公社上面去买这些猪。
毕竟规定是不允许拿到市场上卖,可没说这些单位不允许自己交易吧?
这便是空子。
而普通居民,根本没有实力买得下一头大肥猪。
按照一头两百斤的大肥猪来计算,出肉率一般在百分之六十五到七十五之间。
取中间值,按照百分之七十的出肉率来计算的话,那么一头大肥猪便是一百四十斤。
以三毛钱一斤的市场价格,这便是四十二块钱。
谁家拿这么多钱来买一头猪吃啊?
“同志,我也没有肉票,不过我有一只野兔子,您看您要么?”
相比肉票,许多年觉得把野兔子卖出去更好。
一是他空间里的野兔子很多,二是肉票真的少。
此外,相比野生动物,其实家养的家禽家猪这些更加美味,也没那么浓的腥味。
中年人闻言,却是皱眉不已。
但,有肉,总比没有的强吧?
野兔子当然没有多少肥肉了,都是皮和瘦肉,但用水炖煮得烂一点,喝肉汤,也是可以的。
“那好吧,请问一下您的野兔呢?”
没见着肉,中年人并不想卖掉粮食。
许多年见状,便让对方稍微等他一下。
几分钟后,他很快折返回来,手里已经提着一只兔子了。
交易过程中,中年人询问,鸽子市没有肉票么?
“肉票不多,因为大家都在收肉票,而且你也知道,肉票都是有时限的,所以想要买到合适的肉票,很难。”
跟所有票据一样,肉票也是有时效性的,过期不候。
一般来说,粮票都是按月或者按年,也就是说,发出去的粮票,需要在当年或者当月使用,过期不候。
从一九五七年七月,国家便开始印发肉票。
汉民每月每人供应猪肉六两至八两;回民每月每人供应牛羊肉一斤四两;另外五一劳动节供应鲜鱼,端午节供应粽子,按照户口本人数定额分配。
供应日期在节日三至七天以内,售完为止。
除了这种节日性的肉票之外,其他肉票基本上都是当月有效。
中年人叹了一下,道:
“我就是没钱,要是有钱,也去买一头猪,自己杀猪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