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远戴上手套,小心地取出加工好的零件——一个复杂的涡轮叶片连接器,表面光滑如镜,每一处曲线都精确到位。
"请检查一下精度。"李明远将零件递给质检组组长。
质检组长接过零件,迅速将其放在精密测量台上,用百分表和千分尺仔细检测每一处尺寸。
随着检测的深入,他的表情越来越不可思议。
"精度。。。精度在0。008毫米以内!"质检组长最终宣布,声音几乎是颤抖的,"这比我们最好的手工师傅还要精确三倍多!"
车间里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有人激动地拍桌子,有人难以置信地摇头,更多的人围上来,想要近距离看看这个"奇迹"。
"这究竟是什么原理?"张教授急切地问道,"这台电子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李明远轻轻敲了敲控制台:"秘密在这里。"他打开控制台的侧板,露出了里面密密麻麻的电路板。
"这。。。这是晶体管?"张教授瞪大了眼睛,"您用晶体管构建了一个计算系统?"
"不仅是计算系统,"李明远解释道,
"这是一个完整的数字控制单元。它能够读取打孔卡片上的指令,将其转化为电子信号,然后精确控制伺服电机的转动。本质上,它是一个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张教授喃喃重复着这个词,仿佛在品味一种全新的概念,"这简直是。。。简直是。。。"
"革命性的突破。"一位年轻技师接过话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李明远点点头:"正是如此。更重要的是,这套系统可以迅速编程,适应不同零件的加工需求。我们可以在几小时内切换生产线,而不是传统方式需要的几天甚至几周。"
他转向所有人:"从现在开始,我们将采用这套系统生产无人机的核心部件。每组派三名技术骨干来学习操作,三天内必须掌握基本技能。"
"李总工!"一位年长的技师举手,"这套系统看起来十分精密,如果出现故障怎么办?"
李明远笑了笑:"我已经考虑到这点。系统设计了多重备份和自检机制,即使某些部件失效,也不会影响整体运行。此外。。。"
他从一旁的柜子里取出几个备用电路板:"我们有足够的备件,而且我会培训几名技术人员掌握基本的维修技能。"
就这样,"计算机辅助数控系统"开始在研究所内部推广,从最初的一台发展到一周后的十几台,分布在各个生产组。
精密零件的制造效率提高了近十倍,质量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
三周后的一个清晨,研究所的组装大厅里聚集了近百人,包括各组的技术人员、军方代表和特别邀请的专家。
大厅中央,一架覆盖着红布的物体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同志们,"赵部长站在临时搭建的台阶上宣布,
"经过三周的艰苦奋战,我们的第一架神鹰无人靶机终于完成了组装。今天,我们将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进行地面测试。"
现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首先,让我们感谢技术总工程师李明远同志的卓越贡献。"赵部长转向站在一旁的李明远,
"没有他的天才设计和不知疲倦的指导,我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一伟大工程。"
掌声再次响起,甚至比刚才更加热烈。
李明远谦虚地点点头:"成功属于在座的每一位同志。现在,让我们看看我们共同的杰作。"
他走到红布前,拉动挂绳,红布应声滑落。
"哗——"现场发出一阵集体的惊叹声。
没人预料到无人机竟是这样的形态。
流线型的机身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剑,前掠翼设计既优雅又凌厉,整体涂装为深灰色,在灯光下泛着低调的金属光泽。
最让人惊讶的是它的体积——比想象中小得多,看起来轻盈而灵活。
"这就是神鹰?"一位军方将领忍不住问道,"看起来。。。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