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紧闭了三日的涪陵寺后厢房终于打开了门。候在外面的施诤言和灵兆转忧为喜,眼巴巴地望着房门等着里面的人出来。
净善道长率先而出,他神情疲累,慈和的面容上现出了清晰可见的老迈之色,眼底更是隐有浑浊之意。施诤言一愣,想着救下太子果非易事,以净善道长宗师的内力修为亦耗损到这个地步,难怪一旁的灵兆苦着脸在院子里寸步不离地守了三天。
净善才出门口,灵兆已经一个健步冲上前扶起了净善的胳膊,一脸担忧地望着他,&ldo;师父,您……&rdo;
净善朝施诤言看了一眼,拍了拍灵兆的手,&ldo;为师无事,回去休养一段时间便好了。&rdo;
灵兆扁着嘴,本就是半大的孩子,差点哭了出来。
&ldo;多谢道长。&rdo;施诤言朝净善重重行下一礼,期期艾艾朝门口望了望才问:&ldo;道长,我家殿下呢?他的眼睛……&rdo;
施诤言话音未落,脚步声已从房中传来,他抬首望去,微微一怔。
韩烨仍是进去时的一身浅蓝常服,可那一双眼熠熠生辉,内蕴深藏,早已不复三日前的空洞无神。他看着施诤言,眼底露出清晰可见的笑意和劫后重生的朝气。
&ldo;殿下!&rdo;施诤言惊呼,眼睛一酸,丈高的三军元帅差点泪洒这座小小的别苑。
&ldo;道长,多谢您的数次相救之恩,大恩大德,韩烨铭记于心。&rdo;韩烨朝施诤言安抚地点了点头,转身朝净善深深一鞠,神情诚恳郑重。
&ldo;殿下无需如此,和殿下相交一场亦是有缘,老道也只是尽人事听天命,还好不负帝家主所望,能让殿下重见光明。&rdo;净善抬起韩烨的手,慈和的神情一如既往,只是带了一抹微不可见的恳切,&ldo;老道并无所求,只望殿下日后能记得怀城两年相交之谊,便也算圆满了。&rdo;
韩烨一怔,见净善神情虚弱,生出一股不安,&ldo;道长,您的身体……&rdo;
&ldo;无事无事。&rdo;净善摆手,笑道:&ldo;殿下不必担心,老道只是年纪大了,越发喜欢回忆以前了。殿下,替您疗伤耗损内力太多,老道有些疲乏,便不陪殿下,先回去休息了。&rdo;
&ldo;道长,您多保重身体,灵兆,带你师父回厢房休息。&rdo;韩烨颔首,朝灵兆吩咐。灵兆在怀城照顾他两年,两人亦仆亦友,自是有一份情分在。
灵兆点点头,朝韩烨看了一眼,扶着净善出了院子。
待净善远去,施诤言才凑到韩烨身边,在他面前晃了晃手指头,&ldo;殿下,臣这是几跟手指头?&rdo;
韩烨瞥了他一眼,没有回答。
&ldo;殿下,这是几这是几啊?您回答回答,让臣心底也好有个底儿!&rdo;施诤言围在韩烨身旁一步不让,大有他不回答决不罢休的架势。
&ldo;诤言。&rdo;韩烨叹了口气,明白挚友的心情,&ldo;我回来了。&rdo;
他回来了,完完整整平安健全的回来了,而不是那个囫囫囵囵只剩半条命的韩烨。
施诤言一怔,眼眶泛红,收回手交叉握了握,&ldo;回来就好,回来就好。&rdo;他说着仍是忍不住锤了韩烨的肩膀两下,&ldo;你这个说话不算话的,当年在潼关分别的时候你不是说等我凯旋归来了一醉方休,我在东骞打了胜仗回来,你却……&rdo;施诤言声音哽咽,四年来所有的担忧愤慨甚至连失去安宁的悲凉终于在完好的韩烨面前宣泄出来。
韩烨眼底亦有湿意,拍了拍老友的肩膀,算是安慰。
好在施诤言心性坚毅,虽一时失态,也极快恢复了冷静。他想起一事,朝韩烨道:&ldo;殿下,帝家主吩咐了,让您出来后去见她。&rdo;
韩烨颔首,知道和帝盛天终有一谈。他朝院外走,突然脚步一顿,淡淡开口问:&ldo;诤言,今天是哪一日了?&rdo;
净善为他疗伤时他几乎是昏迷之态,并不知晓过了多久,只知应该过了些时日。
施诤言挑眉,回的意有所指,&ldo;从殿下上山至今,正好三日,现在已是辰时。&rdo;
国婚巳时开始,没有多少时间了。
韩烨听在耳里,却未有任何应答,抬步出了院子。
第八十八章
净善和韩烨在涪陵寺实打实的遭了几天罪,帝盛天倒是半点没受干扰,仍旧舒舒坦坦地过自己的小日子,悠闲舒服得不得了。
韩烨来寻她的时候,她正在自个儿的小院子里抱着棋谱十年如一日的钻研,一旁的石桌上茶香渺渺,放着几幅合着的画卷,温热的阳光散在她身上,竟格外静谧安详。
韩烨一时有些怔然,亦带着淡淡的羡慕。帝盛天出身显贵世族,一生命运波澜起伏,建过最壮丽的山河,也下过最幽冥的地狱,可这么多年过去她却依旧能保持本心淡然于世,确是世间奇人。无怪乎当年太祖对她一世钟情,只可惜……
可惜什么?不知是为太祖和帝盛天可惜,还是为数十年后的他和帝梓元可惜。韩烨压下心底那微不可见的愁绪,上前几步朝帝盛天见礼唤道:&ldo;老师。&rdo;
帝盛天抬了抬眼,见韩烨已是大好,到底松了口气。
她朝对面的石椅指了指,&ldo;坐吧,茶是刚煮的,自己倒。&rdo;
韩烨坐下,乖觉地自己倒茶,他看了帝盛天一眼,缓缓开口:&ldo;老师,今日时辰不早了,可否打扰老师一日,留我在涪陵山叙旧,明日诤言会安排好离京的一应事宜。&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