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正德五十年女主 > 五零七 白鹰峡下(第2页)

五零七 白鹰峡下(第2页)

她们这些在人前风光无限的秦淮名记,寻常人等闲也难得一见,在达官贵人们眼中,也不过是可以随便买卖赠送的玩物而已。

实际上,就是话五万两银子买了寇白门的三年光阴!

女人最宝贵的三年。

其实孙挺也知道,董和这是坐了极大的让步的了,寇白门正是名声最盛的时候,每曰慕名而来只为听一曲琴殇,喝一盏淡酒就肯花费千万两白银的豪客不知道多少,想不想见,还得看寇白门的心思。而且在名记这个行当里面,你若是三年不出现,那基本上三年之后,也就没人记得你了,也就是说,董和损失的,几乎是寇白门整个人。

这五万两银子,跟这个比起来,根本是不算什么。

他毕竟也是刑部侍郎,实权京官儿的儿子,董和也不敢得罪太深,免得给自己的主子惹麻烦。

所以寇白门就是这么一半儿买,一半儿租的被孙挺带到了京城。

寇白门对自己的悲惨命运早有预感,但是让她惊诧的是,来到孙府之后,却并没有遭受那等境遇。

孙挺忙着跟连子宁勾心斗角,孙言之已经是过了少年人好色而方艾的年纪了,反倒是没有碰她。

而正如老管事所说,她的曰子过得还是很滋润的,每个月的月例银子,她和老管事是一级的,连她到了京城之后去买的一个小丫头,也是府里管着开支。她的学生,一个小少爷,一个小小姐,都对这个长得跟仙女儿也似的老师很是尊重,两个学生很调皮捣蛋,却也很可爱。而孙家的老夫人,更是对她疼爱有加,时不时的招她过去弹琴,一起用餐。府里面的下人四下里的议论她也有所耳闻,都说老夫人对她比亲闺女还亲。

从这方面来说,寇白门还是很感激孙挺的,她是那等很闲淡的姓子,迎来送往的,雅非她所愿,反倒是每曰弹弹琴,看看景儿,听听风,喝喝茶,偶尔出去吃点儿这北地的美食,曰子过得优哉游哉的,也很是舒服。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东西,就足以抵得上她对连子宁的眷恋,和对孙挺的恨意。

她深深的瞧了孙福一眼,道:“老管事,小女子和武毅伯的传言,不过是坊间传闻而已,只见过一面,话都没说几句,若说他能听我的话,这话骗小孩儿还成,您信么?再者说了,就算是我真能和武毅伯说上话,他现在在东北,这京城北地,主事儿的却不是他!我的话,能管用?小女子且不丢这个人了。”

她这么一说,孙福当真是如遭雷击,心中再也没有一丝的希望,傻不愣登的看着她。

寇白门心中终究有些不忍,她向旁边的侍女示意了一下,侍女便从怀中取出两张银票来,寇白门接过,递给孙福,道:“老管事,诚如您所言,自从白门入府以来,各位都多有照顾,现下府中困难,白门无以为报,之前在江南时候,总还攒下些钱财。这些钱,我适才去给夫人的,夫人不要,你且拿着吧!”

说罢,把钱塞到老管事手里,转身离去。

过了好半响,老管事才回过身来,他站起身来,死死的盯了寇白门的背影一眼,眼中充满怨毒。他一转身,进了西跨院儿,只是手里的银票,却是攥得死死的。

————————分割线————————正德五十二年九月二十八。

松花江北六百三十九里。

土鲁亭山以南三百三十七里。

白鹰峡。

如果说你蛮河是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聚居地的天然分界线的话,那么白鹰峡就是这条界线上的咽喉。

你蛮河也就是后世的布列亚河浩荡千里,发源于外兴安岭余脉的群山,一直向西,流入黑龙江,这条浩荡的大河,水流喘急,两侧都是高山峻岭——东北也不尽然是平原的,山脉也是所在不少,不过多是比较集中而已。

白鹰峡方圆数百里内,多山脉,密林,河流,人难通行,唯有白鹰峡这里,就像是以为巨灵神用通天巨斧在这里狠狠的斩了一斧子,在这里形成了一条峡谷。峡谷长二十里,最窄的地方不足五丈宽,只能容不足二十人人并行,便是最为开阔的所在,也不过是数十步宽度而已,而两侧壁立千仞,石壁光滑竖直,就连猿猱也难以攀援。从下面朝上看,只能看见一线青天,便是盛夏的正午,下面也是光线昏暗,阴冷难当。

这是名副其实的一线天。

在白鹰峡峡谷的北边出口,右侧是一座险峰,并不很高,大约只有二三百丈,但是平地崛起,极为的威武雄壮,而且极为的陡峭,难以攀登。其整体构造形状,就像是一头收敛了矫健的翅膀,蹲伏在江边的巨大雄鹰一般,又因着山岩都是淡淡的灰色,在阳光下一反照,便是一片耀目的白。因此被命名为白鹰峰,而白鹰峡,也是由此得名。

谷口的右侧是白鹰峰,从白鹰峰向西不过是两里之外,就是浩荡的你蛮河。你蛮河在这里河水最浅,最窄,不过是百丈余,最是容易渡过。

如此地势,足以和潼关这等雄关相媲美,若是在关内,定然是声誉斐然,而在这关外,却是隐没于无名了,就连连子宁这等有心人,也是通过杨恺才得知。

因此,此处是连接女真中部和南部的交通要道,用咽喉称呼,丝毫不为过。

虽然是交通要道,但是这里的人流量也不大——女真的社会阶级构成还停留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度的这样一个阶段,而且奴隶制的成分还更大一些,而且他们的生存方式——渔猎为生为主,农耕为辅——也决定了他们的生活范围只局限于居住地的附近,而不是远行。

这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社会构成,就决定了他们的商业不可能多么发达,以兽皮做衣服,吃穿用度皆来自于大自然,除了食盐和铁锅之外,绝大部分的女真人终生也不需要从商人那里购买什么。

因此这条要道,也偶尔才只有一些商人路过,可说是很稀少,反倒是这里每年都会迎来三五拨汉人的走私商队——比如说杨恺。

但是这会儿,这里却是变得极为的热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