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不知晓,十一郎君不让跟陛下说,我也是私下告诉你们,你们可别说出去。&rdo;
易渔精神一振,倒了杯茶,听得更仔细,心中忽然就生出一计来。
第182章这才叫佳缘。
本朝科举制度很是严厉,评卷的礼官们均被关在礼院内特别备置的厢房中,吃喝拉撒都在其中进行。
赵世碂不是礼院的人,卷也不需要他去评。但既然负责了此事,就要负责到底。他依然每日早出晚归,虽然进不去,在外头转悠一圈也是好,转悠完便与其余不评卷的官员们待在一处。
他这些日子在礼院办事,获得了许多好感。
蔡雍,礼部尚书,从来不是个好相处的人,就连跟陛下说话,他都很少笑。常有人说也不知道他到底哪处讨得陛下欢心,这样的性子都能当上尚书!很多人不喜他,因他不会做人。
似黄疏那样的,脾气虽然又臭又硬,但他的人格魅力十分足,说起话来不知不觉就叫人仰慕,是个脾气既不好,又极会做人的人,大家是很服气的。
而赵琮向来喜欢实在人,蔡雍性子虽不好,长得也有些吓人,但人家办实事啊!话不多说就把事情办得井井有条,几乎找不出错处来。当初他刚亲政,恩科便是由蔡雍负责的,办得好极了,很替他长脸。
赵琮喜欢听实在人说话,因为实在人说的话才是真正的大实话。
而蔡雍这样的人,竟然在进宫面见陛下时,夸了赵世碂。
倒也没有说得天花乱坠,只道:&ldo;十一郎君办事利索,性子沉稳。&rdo;
赵琮惊呆了,头一回听蔡雍夸人,尽管蔡雍夸人时也是虎着一张脸,跟谁欠他一条命似的。赵琮惊完却很高兴,连蔡雍都夸,可见小十一是真的做得很不错。
他有些沾沾自喜,他就说么,他一直很相信自家孩子的。
赵琮笑道:&ldo;待秋闱一事办妥,朕预备放他到礼部锻炼一番。让他给蔡大人打下手,蔡大人多教他。&rdo;
若是换其他人,怕是要谦虚,连声称道不敢当的。
蔡雍继续虎着脸,应承下去。
赵琮觉得好笑极了。蔡雍走后,他收起笑容,又有些想小十一了。
即便只是秋闱,进京赶考的举子也何其多,考了三科,作的那么多文章,岂是三两天便能阅完的。赵琮即便想念,却也知道不能打扰孩子干正事,便叫福禄出宫去看看赵世碂,再给他送些吃的。
福禄送了吃的,还特地把蔡雍夸他的事儿告诉他,并笑道:&ldo;咱们陛下高兴坏了!&rdo;
赵世碂拿着吃的,心中又高兴又苦,不仅他们陛下想念他,他也想啊!他原本还打算不管这些事儿,今儿就回宫,福禄这么一说,赵琮这样为他自豪,他反倒不好意思回去。
定要把事情做得更好,恨不得人人都夸他才好。
福禄见他一脸疲色,也不再多说,送了东西便回。
赵世碂接过吃的,都是些小点心,放得久,吃起来也便宜。他也不舍吃完,更不舍分给他人,叫跟来的太监收着。再晚些,昨夜就留了一宿的他,被人劝着回去歇息。陛下跟前的福大官都来了,他们可不敢压榨这位郎君。
他们都撵他,赵世碂到底决定还是回趟宫。
只是回去前,他得先回家洗澡换衣裳。
他到家门口,正要下车时,门房正与一人在门前拉扯。他突然回来,门房吓得立即跪到地上磕头,陌生小厮也跟着跪到地上。赵世碂暗想,他是什么鬼怪?至于吓成这样?
他从车上下来,随口问道:&ldo;拉扯什么呢?也不嫌难看?&rdo;因有些疲倦,他的声音放得有些低。
门房又是一颤,立刻道:&ldo;郎君,这人送礼来府中,小的在拒绝。&rdo;
赵世碂看了看,跪着的另一人身边果然有几个礼盒,瞧着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
坦白说,送这些礼又不算什么,再说了,他也会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