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rdo;
&ldo;听到没?&rdo;
赵世碂闷声道:&ldo;知道了。&rdo;
&ldo;松手,朕要去上朝。&rdo;
&ldo;从此君王不早朝?&rdo;
赵琮被他逗笑了,主动低头,在他额头亲了一口,笑道:&ldo;这下总能乖乖睡了?&rdo;
&ldo;行吧……&rdo;赵世碂不情不愿地松手。
赵琮将他推到床上:&ldo;快些。&rdo;
赵世碂自己拉上被子,乖乖道:&ldo;睡觉。&rdo;
赵琮替他放下幔帐,松开他的手,转身出去,走到一半‐‐
&ldo;陛下。&rdo;赵世碂叫他。
赵琮回身,赵世碂从幔帐中探出脑袋,故作可怜地说:&ldo;早些回来啊。&rdo;
赵琮忍俊不禁,心生一种丈夫出门上班,妻子在家等候的诡异反差可爱感。他配合地点点头,转身走出殿外。
往垂拱殿走的一路上,赵琮始终面带笑容。
赵世碂太贴心了。
自己养大的就是好,永远不需担心他会背叛自己,自己也是他最亲近的人。
他很感激老天爷让他来到这里,再遇到赵世碂。
哪怕这般体弱,那般每日都顶着巨大压力做这皇帝。
总之,有赵世碂就好。
第158章&ldo;抱抱我们小十一。&rdo;
过了端午,天气渐热,自当年在后苑捡到赵世碂后,赵琮其实已过了许多个夏日。甚至有两三年,因为蝗灾,夏日格外炎热,炎热到所有人印象深刻。但比较起来,似乎还是捡到赵世碂的那个夏日最令人难忘。
如今五年已过,人再度回到身边,赵琮只觉得万事顺心。遇到再要紧复杂的事,宽了心想想,似乎也都不算个事儿了。
五年来,大宋有了许多变化,还是能够看得到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今年的夏日,辽国与西夏的使官也纷纷往开封而来,西夏由西北而来,辽国则由正北方而来。
耶律钦也已有五年多未曾踏上过大宋的土地,一过边界,他们便往河北东路行去,由东路过西路,最后进开封。但凡从辽国来宋,都是这般走陆路的。耶律钦到底五年未曾来过,路上他不禁就掀开帘子看。一看便一愣,往常路边荒芜的田地此时竟都是绿油油的。
他&ldo;啧&rdo;了一声,再看看一旁跟车的侍卫们,大家面上竟一点儿惊讶也无。他不由伸手招来一人问,侍卫笑道:&ldo;大人,自大宋皇帝亲政后,这儿就开始种上了。&rdo;
&ldo;田地里种的可是水稻?&rdo;
&ldo;正是。&rdo;
&ldo;此处种水稻,竟能长得这样好?&rdo;耶律钦再将帘子一合,拧眉不说话,马车依然往前行,他回身问坐在一旁始终闭目养神的青年,&ldo;阿辞,你说这大宋皇帝到底是真聪明,还是被人操控?当年我倒也见过他,没觉着他有多机敏。这几年,我在大辽听闻他的那些事儿,还当真有些不信。&rdo;
顾辞缓缓睁开眼睛,不慌不忙道:&ldo;依大人的能耐,见了他一面自能知晓。&rdo;
&ldo;啧。&rdo;耶律钦心中不痛快,也有些烦乱,便没再继续问下去。
哪知这一路,他见到的不仅是多出的田地,还多出了许多河流。耶律钦再度掀开帘子看,不等他问,顾辞悠闲道:&ldo;应是从东海引来的海水,海水引到梯田中能种盐,将盐都提出来,变淡的海水得以灌溉田地,又能形成这大大小小的河流。且有了这些盐,倒省得再从南方运盐来,倒又省了一大笔的人力与物力,免去了时间浪费。盐倒罢了,只是大人,宋向来不缺水,便是多了这么些河流也是无碍的,他们从来不是以骑兵治天下的。大人以为这是为了什么?&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