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回到家里之后,跟几个哥哥和嫂子们,说起明天去打猎的事情。
“村长的意思,是让我们家里的人,都无需去上工,到时候每天按照70个工分计算,让我们家用猎物或者钱,买下这一些工分。”
李平听完之后,皱了皱眉头,叹了一口气,开口道。
“以前我们家里没出事的时候,这一天70个工分,我们还能够承受,现如今,家里就剩下你一个人在忙碌,70个工分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大哥,村子里的人,这些年以来,都已经习惯了我们家,以这样的方式补贴村里,哪怕现如今我们家里出事了,他们的心中,依旧希望我们家,能像往年一样,拿出这么多东西来补贴。”
“我的想法是,我不想让村长和大队长他们为难,都是一个村的人,能够多帮衬,我们就多帮衬一点,老爸这么多年打下来的名声,我不想因为到我这里被断送掉。”
听到李安的话,陈大强皱了皱眉头,有点担心的开口道。
“小弟,按照去年的价格,一个工分是一毛钱,一天70个工分,可就七块钱了,我们村子里拥有五个月的集体劳动时间,这算下来的话,将近1000块钱了。”
“也就是说,我们家在秋收之前,要拿出价值1000块钱的猎物或者现金,才能在秋收过后,分到集体劳动所得到的粮食。”
“你现在虽然已经在林场那边转正了,可是你一个月的工资也就37块,你有信心填上这个窟窿吗?”
“二哥,你放心吧,我心中有数,价值1000块钱的猎物或者是现金,在五个月之内,我肯定能够完成任务。”
“这1000块钱看着挺多,但是,秋收之后,村里是要按照我们的工分,来给我们分配粮食和其他作物。”
“我们上交的是七个男性壮劳力的工分,到时候给我们分的,也同样是七个壮劳力的份额。”
“如果村长和大队长,以及其他队长同意的话,我都想让小妹和侄子们的工分,也一块算上去。”
“要知道,我这段时间虽然赚了不少钱,但是我手中,却没有足够的粮票去购买粮食,唯一能得到粮食的地方,就是我用打到的猎物和一些钱,从村里换回来。”
听到李安的话,三哥陈建国也是满脸的担忧。
“小弟,今年的天气,都说粮食会减产,到时候有可能,村子里分到我们手上的粮食,会出现倒挂,哪怕我们将所有的猎物和钱交上去,也分不到足够我们一家13口人,食用的粮食。”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了,到时候我会让林场那边,给我开一张介绍信,我直接去县城那边的鸽子市,看看能不能买到更多的粮食。”
“现在这个时候,政策就是这个样子,粮票都是按照计划发下来的,哪怕我们手中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太多的粮票。”
“如果是在大城市还好一点,到处都有人省吃俭用,将粮票拿出来售卖,可是我们这个地方是偏远地区,流通的粮票就那么多,谁都不会傻到将粮票拿出来售卖。”
“你们不用担心,我会安排好一切,绝不会让我们一家人饿肚子,我现在的所有计划,都是按照最恶劣的情况下去考虑。”
“如果今年再次出现大雪封山,增加上山打猎的危险,让我减少上山打猎的次数,我同样也能保证我们一家人,不会饿肚子。”
在1975年的黑龙江农村,工分制度是分配劳动成果的核心方式,具体的工分价值折合成金额,是受到地区以及生产队经济水平,劳动强度等因素影响。
一个成年男性壮劳力,一天的工分是10到12分,成年女性的工分,一天是7到9个工分,老人和青少年,一天是4到6个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