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是在湖中间,围网必须要有一头被拉住,李安将其中的一张围网,放的距离岸边一棵树近一点,将那棵树当成了一个固定点。
剩下的三张围网,他们三个人一人抓着围网的一头,就在湖中央那里,静静的等待鱼儿撞到网上面。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湖泊中间的水是最深的,鱼儿也是最多的,想要抓到更多的鱼,就只能利用这样的办法。
李安所买回来的围网,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三层刺网,他的工作原理就是当鱼儿撞上网时,会被内层网缠住,同时外层网会将其包裹形成口袋效果,使得鱼儿难以逃脱。
在1975年,这些渔网通常都是由尼龙,或者聚乙烯等合成纤维制成,这些材料轻便耐用且抗腐蚀。
在75年之前,这些三层刺网,都是由麻线或者棉线制作而成,这些材料容易腐烂,耐用性较差。
这些渔网上面加了浮子,底下又加了沉子,浮子安装在网的上部,使渔网能够垂直悬浮在水中,沉子安装在网的下部,使鱼网能够沉入水中并保持稳定。
三个人在冰面上,只等待了一个小时左右,就发现他们手中拽着的渔网,不断地传来震动,已经有一点越来越沉的感觉。
“我感觉差不多啦,我们三个人一块往外拉吧,不管能抓到多少,都先将鱼拉起来,要不然我们三个人要冻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到李安的话,林大成和李守田两个人,赶紧缓慢的拽着手中的围网,慢慢的从冰窟窿里面往外拉。
没一会时间,一条接一条的鱼,就出现在了冰面上,李安看到鱼网上面,挂着一些细鳞鱼,哲罗鱼,狗鱼和江鳕鱼,还有大马哈鱼,大家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下来过。
他非常清楚,这个时候来下网,能够捉到的鱼是最多的,因为这时候的鱼,是最饥饿的,稍微下点鱼料,就能让很多饥饿的鱼群,撞到围网上面。
最主要的是这个时候,在大兴安岭深处的湖泊和江流,随着底下江水的解冻,很多珍贵的鱼类品种,会顺着解冻的江水来到小海子。
如果他们不抓的话,这些珍贵的鱼就会一路觅食,一直游到其他的江里面去。
三个人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将所有的渔网拉到了冰面上,这时候,已经来到中午的11点多钟。
看着满冰面的鱼类,李安对着林大成和李守田两个人开口道。
“我带过来的工具当中有三把小刀,你们赶紧拿过来,趁着这些鱼还活蹦乱跳,没有上冻,将这些值钱的鱼,全部进行放血。”
“放完血之后,我们再将这些鱼,从鱼网上面摘下来。”
听到李安的话,他们两个人赶紧拿过来了小刀,按照李安的吩咐,将那些价格比较高的鱼,一一进行放血。
他们两个人对鱼的名字不陌生,但是对于哪些鱼,可以卖上高价钱,却没有李安清楚。
在1975年大马哈鱼一斤是一块五毛钱,细鳞鱼一斤是一块二毛钱,哲罗鱼一斤是一块八毛钱,狗鱼一斤是一块钱,江鳕一斤是一块三毛钱。
剩下的一些杂鱼,有很多连一斤一毛钱都没人要,像那些鲫鱼,都是论盆卖的,一盆好几斤,也就是五六毛钱。
喜欢重生七五之年代红利请大家收藏:()重生七五之年代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