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直播被透露历史的千古一帝 > 第11章 所谓新政(第3页)

第11章 所谓新政(第3页)

“罢了,骂就骂呗,也不差这两句。”

姚广孝不置可否。

“不用此法难道就不骂你了吗?”

“总比文官独大亡了国家好。”

“何况看样子你在后世的名声并不差。”

【第四:提高文官的品级,进六部尚书正一品,布政使正二品,给事中七品等等,又增加了左右侍中,佥都御史等乱七八糟的岗位,文官皆大欢喜。】

【但是朱元璋时期的文武平衡就被打破了,会出现和宋朝以文制武类似的局面。】

【即便是经历了洪武大逃杀,淮西勋贵仍然还是勉强和文官抗衡的。】

【当然前提是皇帝稍微偏向一下。

朱允炆不仅没有试图达成文武平衡,反而直接转向重文轻武。】

【提到文武失衡就不得不提到朱祁镇。】

【这厮最大的问题不是什么亲征被俘,不是什么叫门天子。】

【是土木堡之变直接把自开国以来的勋贵武官埋葬,导致彻底的文武失衡,文官一家独大。】

【历朝历代的武官勋贵一般最多就两波。】

【第一来自开国打天下那批人。】

【第二来自中途王朝有问题时候平定祸乱那批人,挺过去了就两批人,挺不过去就直接亡国了。】

【大明的勋贵就来自于开国和靖难。】

【大明不可能永远重复开国和靖难。】

【但必须重复每三年一次的科举。】

————

大明应天府

轻轻一句话击垮了朱元璋的内心,武将们都会老去,勋贵后代都是帅才的概率可能和我老朱能得天下差不多。

而文官们只需要将知识一代代传递就可以。

老四又是藩王造反得的天下,注定了他也不会放过藩王,注定削藩。

后世不争气的儿孙又把勋贵后代全都埋葬……不争气的勋贵也是武将,天生和文官不对付。

可这下什么都没了……

藩王没了……

勋贵没了……

我想我知道我大明最后为什么亡了……

————

大明北京

同样被击垮内心的还有朱棣,藩王已经被削了,只能享富贵却没有造反的能力。

靖难勋贵又被埋葬……

那这后世皇帝能靠什么制衡文官?

外戚吗?

不对,祖制就决定了像前朝外戚乱权的事不可能发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