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的观众们也立刻认出了张医生。
【是张医生!救星来了!】
【医生快来!刚才陆沉听《吻别》反应太吓人了,说堵得喘不过气!】
【对对对,快给看看,别是刺激出什么问题了!】
【烟烟终于可以歇歇了,刚才看着她回答问题,我都替她捏把汗。】
【医生会不会从陆沉的反应里,分析出点什么关于病情的东西?】
陆沉看到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似乎本能地知道这是关心自己身体的人,脸上露出了一丝乖巧混合着些许疲惫的神情,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看着他。
“陆先生,今天感觉怎么样?”张医生走到陆沉面前,语气温和地问道,“有没有觉得头疼,或者哪里不舒服?”
陆沉摇了摇头:“没有头疼。”他顿了顿,似乎想起了刚才那强烈的感受,指了指自己的胸口,看向张医生,又看了看柳如烟,有些不确定地说:“刚才……听歌的时候,这里……很堵,有点……喘不过气。”
张医生的目光立刻变得专注起来,转向柳如烟,带着一丝询问。
柳如烟的心再次提了起来,她尽量平静地解释道:“我刚才……给他唱了一首……情感比较浓烈、沉重的歌。”她依旧没有提歌名,只是强调了歌曲的性质。
张医生点了点头,若有所思。他没有追问是什么歌,而是拿出听诊器,示意陆沉放松:“没关系,强烈的情绪有时候确实会引发类似哮喘或者心悸的生理反应,尤其是在您目前大脑功能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情绪和生理的连接可能会更敏感。我帮您仔细检查一下。”
他非常仔细地听了陆沉的心跳和呼吸,检查了他的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如果条件允许),又检查了他的瞳孔反应,问了几个关于记忆和认知的基础问题。陆沉都一一回答了,虽然答案依然是“不记得”、“不知道”,但他的思路清晰,除了提到胸闷感,情绪本身还算稳定,并没有表现出过度焦虑或者崩溃的迹象。
张医生检查完毕,收起听诊器,表情比刚才严肃了一些,但语气依旧温和:“嗯,从生理指标看,心肺功能目前没有器质性的异常。刚才的胸闷感,更像是由于强烈的情感冲击引发的应激反应,类似于‘心碎综合征’的轻微表现,或者说是创伤记忆在生理层面的残留痕迹,虽然他意识层面不记得了。”
“创伤记忆……残留痕迹?”柳如烟敏锐地捕捉到这几个词,心头一紧。
张医生看了她一眼,斟酌着措辞:“是的。虽然我们还不清楚陆先生失忆的具体机制和范围,但深度创伤经历,有时会在潜意识层面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记,即使相关记忆被屏蔽,身体或情绪也可能在特定触发条件下(比如一首承载了当年强烈情绪的歌)做出反应。‘堵’和‘喘不过气’,是非常典型的与巨大压力、恐惧或悲伤相关的生理感受。”
他转向柳如烟,语气带着郑重的嘱咐:“柳小姐,音乐疗法是双刃剑。它能触及潜意识,但也可能直接引爆那些被压抑的创伤。陆先生对这首‘沉重’歌曲的反应,说明他的潜意识对某些过往经历极其敏感。我建议,在没有更明确的评估和心理疏导支持下,暂时避免选择这类可能引发他强烈负面生理反应的、与他个人创伤经历高度关联的曲目。循序渐进,先从更平和、积极或者他完全陌生的音乐开始,会更安全。”
“我明白了……谢谢您,张医生,我……我刚才欠考虑了。”柳如烟心中一阵后怕,她没想到《吻别》的刺激会如此直接地反映在生理层面,这证明那段经历在他灵魂深处留下的烙印有多么恐怖。她确实赌得太大了。
“另外,”张医生推了推眼镜,补充道,“保持规律的作息和轻松愉快的环境,对他目前的康复至关重要。你们……直播的话,也要注意时间和强度,避免让他过度疲劳或情绪持续紧张。”
“我们会注意的。”柳如烟认真应道,心中充满了感激和一丝愧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医生又对陆沉温和地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大意是让他放宽心,身体的不适感是暂时的,好好休息就会缓解。陆沉虽然不太明白那些复杂的术语,但能感受到医生的关心和柳如烟的紧张,乖巧地点头。
【天啊!创伤记忆残留!医生说得好专业!】
【吓死我了,还以为是心脏出问题了!原来是潜意识的反应!】
【烟烟真的不能再唱《吻别》这种歌了,太危险了!】
【是啊,万一刺激过度,造成二次创伤怎么办?】
【医生说得对,循序渐进,先来点轻松愉快的吧!】
【心疼死我了,阿沉当年到底经历了什么啊……】
张医生没有过多停留,确认陆沉生理指标平稳,并再三叮嘱后便告辞了。
送走张医生,柳如烟关上门,房间里再次只剩下她和陆沉两个人。但刚才那段因《吻别》而起的、弥漫着沉重甚至死亡阴影的紧张气氛,以及医生带来的关于“创伤”的警示,让房间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外面的天色彻底暗了,房间里没有开主灯,只有角落里一盏落地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却无法驱散两人之间那份无形的、沉甸甸的距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