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恒王已有王妃,皇后想要嫁给恒王,便只能做侧妃,元家并不同意。
不久后皇帝归京,先帝便将皇后许配给了皇帝。
皇后还记得最初二人刚刚被赐婚的时候,皇帝待她还算好,会给她送礼物,每每到了宴会上,也会让人瞧着她,还会为她撑腰。
她嫁给皇帝后,皇帝反而冷了下来,新婚之夜皇帝甚至都是在书房中度过的。
她自问不曾做过什么事,和恒王之间也是乎于情止乎于礼,刚刚定婚的时候,她对恒王是还有些余情未了,待皇帝不免冷淡,但皇帝并不知道,也可理解为是少女的羞怯。
恒王死于宫变后,她对恒王的那份心思更是消弭。
她也曾努力想和皇帝培养感情,但皇帝总是拒她于千里之外。
皇后想,或许有一种人,就是天生冷情的,而皇帝正好就是这个人。
好在皇帝对她冷淡,对旁人也冷淡,以至于这些年皇后都有些飘了,觉得不会有人威胁到她的地位。
却忘了皇帝才是那个能一言定她生死的人。
可她做错了什么呢,难道身为皇后,连为难个底下人都不行了吗?
皇后不解,却也只能憋着。
皇帝此时同样心绪复杂,他对皇后的了解是真不深,从前初被赐婚的时候,他知道皇后将来会是他的妻子,会是陪伴他一生的人。
那时想到这一点,他也会心里软。
少年时看到皇后被众人起哄的时候,也会羞红了耳根。
只是后来知晓皇后与恒王之间的事情后,还未生根的情愫便以极快的度消弭。
他知道皇后也没有什么大错,只是呢,他就是想有一个全心全意爱自己,眼里心里都是自己的人。
或许是他矫情了,但他确实对皇后生不出任何的男女之情了。
这么些年名为夫妻,但实际上却极疏远,以至于在皇帝看到皇后的真面目时,还是很有些失望的。
午后的时候,太后那边就得到了消息。
彼时她正在听刚进御史台的小赵大人吹箫。
前天里便是这个小赵大人在朝堂上弹劾太后豢养男宠,令先帝蒙羞,
太后进宫的时候年纪很小,都还没有及笄,那也是先帝最后一次选秀,先帝去时的时候,太后也才三十多岁,三十多岁的太后并不想守活寡,只是太后一直做得也算隐秘,这件事大家都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想就被这小赵大人给拿到了台面上说。
太后觉得这小赵大人简直该死,就将小赵大人给召了进来,原本太后想要好好羞辱小赵大人一通的,结果竟意外的现,这小赵大人竟然生得还十分可以,简直可以说是长到了她的心坎上。
太后于是走到了小赵大人的面前,再小赵大人以为太后可能会给她一巴掌的时候,太后的手却抚上了他的下颌,“恭喜你,如愿获得哀家的注意了。”
“哀家不要那些男宠了,哀家只要你好不好?”
皇帝登基七载,太后已经不年轻了,但因着这些年精心保养以及太后那天然精致且随着年纪的增长,越妩媚动人的风情,还是让小赵大人耳尖微红。
虽然小赵大人坚定的反驳,但太后知道,男人嘛,大多口嫌体正直。
太后对小赵大人正是征服欲浓的时候,转头就被她儿子送上这么一堆烂摊子。
太后十分不高兴,就将皇帝给唤了过来。
她是个随性的人,指着皇帝就道:“你又不是没有媳妇儿,怎的让哀家给你管家。”
皇帝就道:“皇后那边出了一些事情。”
“说说吧,皇后究竟犯了什么事,竟也能劳动你这般置气。”
皇帝对后宫素来都是宽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