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中国历代大儒的奇闻异事 > 第48章(第2页)

第48章(第2页)

天论》)说,&ldo;形&rdo;指人的形体,即耳、目、鼻、口、形体等感觉器官;&ldo;神&rdo;指

人的精神,认识能力。人的认识是在形体的基础上产生的,自然,认识是从感觉开

始的。因此,他将人的认识过程区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ldo;天官意物&rdo;或&ldo;缘天官&rdo;。&ldo;天官&rdo;&rdo;即人天然就具有的感觉

器官,它们包括人的耳、目、鼻、口(舌)、形(身)。&ldo;意&rdo;即感觉,&ldo;物&rdo;指

客观世界,&ldo;缘&rdo;即依靠。荀子认为,要认识事物的同异,首先就必须凭借感觉器

官,通过感觉器官来反映客观事物。他肯定人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可以得到关于对

象的不同的感觉,感知事物的不同属性。比如&ldo;形体、色、理,以目异;声音清浊、

调节奇声,以耳异;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香、臭、芬、郁、

腥、臊、漏、囗、奇臭,以鼻异;疾养、沧、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rdo;

(《荀子&iddot;正名》)。凭目、耳、口、鼻、形体这些人生而有之的感觉器官对颜色、

声音、味道、气味、感触辨别所得,就是感觉经验。认识就是从这种感觉经验开始

的。

荀子虽然重视&ldo;天官意物&rdo;得来的感觉经验,但是他认为由于各种天官的职能

不同,只能感知它所能感知的属性,所以它们各自所提供的感觉、印象,免不了有

其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表现为表面性和片面性。如果受其支配,就会产生错觉和误

会,陷入各种各样的&ldo;蔽&rdo;之中。

为了避免&ldo;蔽于一曲,而囗于大理&rdo;(《荀子&iddot;解蔽》),荀子又提出了认识

的第二阶段,即&ldo;心有征知&rdo;。他说:

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

将待天官之当薄其类然后可也。(《荀子&iddot;正名》)

&ldo;征知&rdo;就是在感官感知的基础上,对感觉印象进行分析、辨别和验证。荀子

将思维器官称作&ldo;天君&rdo;,或称作&ldo;心&rdo;。认为&ldo;心&rdo;有&ldo;征知&rdo;即验证认识的作

用。但是&ldo;征知&rdo;必须通过感官接触各种事物才能作出抉择,&ldo;是之则受,非之则

辞&rdo;(《荀子&iddot;解蔽》),可见&ldo;征知&rdo;就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入到理性认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