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rdo;,这钢铁般的训示自古始然。恰恰因为中国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信赖,才使得宋庆龄、何香凝、黄炎培、续范亭等这样的国民党元老也积极地与她合作,才使得那么多的爱国人士真诚地投奔了她。为中国革命作出特殊贡献的宋庆龄在新中国建立前夕曾深情地向共产党领袖表示:&ldo;我的精神是永远跟随着你们的事业。&rdo;
第45章在不屈中求真和追寻的‐‐彭德怀
救民于水火,解民之倒悬,这苍生万有的期待,是彭德怀终生不懈的奋斗目标。
很多年前,曾经有一个老战士在弥留之际对他的亲人说,&ldo;我希望世界上最后一颗子弹打中我的胸膛&rdo;,然后就闭上双眼,溘然长逝了。许多人都为他的遗愿打动得热泪盈眶。能够甘愿为世界承担痛苦的人,理应为人们尊崇和爱戴,他们的高尚永远令全人类引以为豪。
在中国,鲁迅先生称这种人为&ldo;中国的脊梁&rdo;,这种崇高也被叫做&ldo;为民请命&rdo;。
今天,我们庆幸父辈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坎坷的道路上,踏平了荆棘使后来者不再躇姗。然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脚下的坦途,也曾扑倒过无数先烈的身躯。
回望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国内战争尚未平息,朝鲜党和国家领导人金日成给毛泽东发来急电,请求中国援助。
中朝两国,一衣带水,唇齿相依。毛泽东彻夜难眠,反复深思,决定立即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对此重大问题作出决策。
彭德怀被专机接回北京,当他踏进颐年堂会议室时,主持会议的毛泽东忙迎了上来说:&ldo;催你来是急了点,可这有什么办法,是美帝国主义&lso;请&rso;你来的呀!&rdo;
彭总来京前,满脑子里装的都是如何开发大西北的经济问题,对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的内容一无所知。他发现会议气氛很严肃,包括和他同舟共济,在戎马生涯中度过了几十年的朱德总司令脸色都是那样凝重,他立刻感到这是一次不寻常的会议,忙坐下侧耳静听。
从几个同志的发言中,彭总才知道是对出兵支援朝鲜有不同意见。有主张出兵的,有主张不出兵的,有主张暂不出兵的,议论纷纷,讲的都有一定道理。多数意见是:&ldo;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打这一仗。&rdo;
毛泽东在听完与会者的讨论后,对是否出兵问题说了这样一段话:&ldo;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管怎么说,心里也难过。&rdo;因彭德怀是会议开了两个小时后才到场,所以他只听没有发言。
会后,毛泽东对彭总说:&ldo;德怀同志,我这个决心可不容易下哟!一声令下,三军出动,那就关系到数十万人的生命。打得好没说的,打不好危及国内政局,甚至丢了江山,那我毛泽东对历史、对人民都无法交代哟!&rdo;
彭德怀极其认真地倾听了主席的一席话。当晚他无法入睡:美国出兵朝鲜,与我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进而威胁我上海、华东。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随时都可找到借口。不敢同美帝见高低,我们要搞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
&ldo;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管怎么说,心里也难过。&rdo;彭德怀把毛泽东这句话,反反复复在心中叨念了几十遍,体会到这是一个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指示,他的思路渐渐清晰了……结论是应当出兵。
这位老兵经过一夜的反复思考,他的决心已定,准备去接美帝国主义向中朝人民射过来的子弹……
彭德怀,不论在党内和军内,他都是这样一个能够在特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独特人物。他从小生活极艰难,没有多少条件读书却愿意研究思考;他戎马一生,虽身负军旅重任却总是在关心民间的疾苦。这是因为他正处在中国新旧思想和新旧社会交替的历史变革时代,最切身地感受到乡村人民的疾苦,又长期目睹旧官场的腐败黑暗。巨大的反差和小时候就形成的倔强性格,使他在战场上能舍身冲杀,面对党内和社会上的不平事能拍案而起。彭德怀的杰出之处,还在于他始终在探索真理。
上井冈山后,彭德怀视毛泽东为兄长、老师,从此系统学习了革命理论。但是他虚心而不盲从,在党内领导中他是最晚由叫&ldo;老毛&rdo;而改称&ldo;主席&rdo;的人。在由前辈呵护大的一代儿女中,无不对这位长辈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仰。在子女辈的眼里看来,彭老总在抗美援朝问题上的挺身而出,是为党和毛泽东主席分忧,这和他后来在庐山会议上与党的最高领导者的分歧是一样的目的,仍是替党和毛泽东主席分忧。
第二天下午,彭总在会上发言:&ldo;抗美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果我们不出兵,敌人打到鸭绿江边,其后果就不堪设想啊!&rdo;彭总的话,说得是那样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毛泽东显然心中有数了,他向会场环视一周后,用手敲打着桌面说:&ldo;我们国内当前的确存在着不少困难,这是事实。但我认为今天老彭的发言是一针见血,很有说服力。现在是美国人逼着我们打仗的,犹豫退缩、担惊害怕都没有用,这些心理和情绪正是敌人所希望的。现在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在敌人进占平壤之前,不管冒多大风险,有多大困难,必须立刻出兵朝鲜。关于由谁挂帅的问题,既然林彪说他有病已前往苏联养病,我提议由彭德怀同志率领志愿军入朝。&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