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中华之魂诗歌 > 第12章(第1页)

第12章(第1页)

同年7月1日,广东国民政府发出&ldo;北伐宣言&rdo;,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北伐战争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战争。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并由其一人&ldo;统一军令政令&rdo;。

北伐军总共8个军,约10万人,除后方留守部队外,均先后分三路向北进攻。北伐军中有相当数量的共产党员和共产主义青年团员,第四军独立团由共产党员叶挺率领,是北伐军中最精锐、最英勇的部队,两湖人民给以&ldo;铁军&rdo;的光荣称号,叶挺以团长职务被国民党政府破格提为少将。第二军中有以政治部主任李富春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员和共产主义青年团员,第六军中有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的林伯渠与一批共产党员和共产主义青年团员。由于林伯渠既是国民党元老,深受孙中山信任,又是共产党元老李大钊的挚友,这种特殊身份在推动北伐战争中发挥了特殊作用。北伐不到半年就占据了湖南、湖北、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等省的全部或一部,打垮了军阀吴佩孚,歼灭了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力量迅速发展到了长江流域。严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特别是英、美帝国主义在长江流域的势力。

为了配合北伐军的进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1926年10月到第二年3月,在上海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第三次在周恩来、赵世炎、罗亦农等直接指挥下,以工人武装纠察队为先锋,广大群众为后援,按计划向各敌人据点攻击,最后占领上海北站。上海解放了,红旗招展,劳动者欢呼喧腾于街道上。此时,白崇禧率所部北伐军开进上海。

在共产党领导下,工人起义队伍占领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是世界工人阶级武装起义史上有数的范例之一,是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

△&ldo;四一二&rdo;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大资产阶级代表蒋介石发动了&ldo;四一二&rdo;反革命政变。4月11日,蒋介石密令已克复的各省,一致实行清党。连夜调集大批军队,准备大规模的屠杀。12日晨1时,先指使青红帮流氓为先锋,冒充工人到各处袭击工人纠察队,然后责令军队借口&ldo;工人内讧&rdo;收缴工人武装纠察队枪械。上海2700名工人武装就这样被解除了。当时工人纠察队牺牲120多人,受伤近200人。当天上午,上海总工会被占领。

4月13日上午10时,总工会召开群众大会,向部队请愿:要求发还枪械、释放被捕工人、严惩罪魁祸首……部队用机关枪向工人群众扫射。当场死者百人以上,伤者无数。从12日至15日,工人被杀者300余人,被捕者500多人,逃亡失踪者500余人,失业者不计其数。工人爱戴的领导者、优秀共产党员陈延年、赵世炎、汪春华等,先后牺牲。

4月15日,蒋介石密令包围中华全国总工会广州办事处、省港罢工委员会和山东的苏联顾问住宅,解除黄埔军校和罢工委员会纠察队的武装。在广州逮捕和屠杀共产党员、工人中的积极分子2100余人,杀害了优秀共产党员萧楚女、熊雄等。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使奉系军阀&ldo;欢欣鼓舞&rdo;。于是,张作霖在北方也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4月28日,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在北京英勇就义。

第02章缔造工农武装

蒋介石联合桂系军阀以&ldo;清党&rdo;为名,开始了反共大屠杀。此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也宣布&ldo;反共&rdo;。国共由合作转为破裂和内战,是当时社会阶级关系发展变化的必然结局。

在大革命失败、陈独秀离职的紧要关头,周恩来、张太雷等五人组成中央常务委员会领导全党。李立三首先提出,要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的设想。周恩来为准备起义,组织中共能掌握的两万军队,并担任前委书记;李立三任前委委员兼保卫处长。聂荣臻协助周恩来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特别是成功地组织了以叶挺独立团为基础的第二十五师,为起义的核心力量。

由于武汉国民党政府加紧反共,陈潭秋因身份暴露被调离湖北,赴江西任省委书记,他抓紧一切机会和时间,秘密进行各项准备,积极配合南昌起义。

在大革命失败的关键时刻,不少共产党员叛变脱党时,一位50岁的老人‐‐徐特立,却在这时加人了中国共产党。

△徐特立

徐特立,1877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愤于清政府卖国,竟在演讲时用莱刀砍断自己的手指,蘸着血写了抗议书,写完当场晕倒。这一&ldo;抽刀断指&rdo;的举动,顿时蜚声全省。他42岁时赴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任长沙第一女师校长,被公认为湖南的教育界名流。徐特立在湖南任教20年,爱学生如子。他任师范校长时,将自己月薪与校内主任、庶务等同样订为20元,还经常接济穷学生。田汉人学时买不起蚊帐,他便买了一顶相送。他到第一师范任课时,支持毛泽东等学生反对校长专横的活动。毛泽东说:&ldo;当时我最敬佩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杨怀中先生(即他后来的岳父),一位是徐老。&rdo;徐老人党后即参加了南昌起义,并任师党代表。

在大革命失败形势十分危机之际,还有两位有志青年加人了共产党。一位是蒋介石看不上眼的黄埔一期生徐向前,另一位是我国惟一的政治元帅罗荣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