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中华之魂合唱 > 第422章(第1页)

第422章(第1页)

中国人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很容易将名人的后代所取得的地位和成就与其父辈相联系。实际上,由于选平在中国较早地接受了专业教育,在生产企业单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国改革开放、提倡专家治国时,像选平这样由延安精神哺育的懂得科学技术的专家,正合时代之需要,顺应历史之潮流而涌现出来。然而,世俗之偏见,却给他带来了不少压力。

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瑞环,在谈到叶选平时曾说:&ldo;我对他比较熟悉和了解,他是&lso;三八式&rso;(1938年的干部),留苏学生,今年60岁。解放初,他是&lso;一机床&rso;的总工程师……我那时当木匠。要比起来,他文化水平比我高,参加革命比我早,为什么我能当天津市市长,他就不能当广东省省长?&rdo;他接着气愤地说:&ldo;说我们的干部废除了终身制,现在又来了个&lso;世袭制&rso;,这是没有根据的。&rdo;

1979年,叶选平由北京调往广东省任副省长兼科委主任。回到家乡的选平对新的任命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能够亲手为家乡人民做点贡献;忧的是自己长期搞技术工作,担任政府部门领导怕干不好,辜负乡亲们的期望。

选平上任后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直接促进&ldo;广东省计算机中心科技情报研究所&rdo;的兴建。这座科技信息中心于1979年开始筹建,因开支庞大,加上有关人员对实际功效的疑虑,使其搁置了将近一年。直到叶选平上任后,在他的力主之下,这个中心才在1982年动工兴建,1984年顺利完工。这一坐落在中山堂西侧的16层大楼,通过国际卫星通讯网络,联系着世界三大数据库,用户能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内,查到世界机载信息量的75,为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广东核电站的建设,选平也在其任副省长时费了颇大的心思。由于当时我国尚无筹建大型核电站的经验,所以在研究可行性时,专家们对于广东兴建与否、经营方式、采取何种反应堆型、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等问题上,意见很不一致。选平面对诸多尖锐、敏感的问题,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亲自研究各种相关技术资料,进行测算,在认真对比分析后,取长补短,拍板定案,并作主聘用外籍专家担任经理,负责核电站的建设与经营。

事实证明,选平在副省长的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广东的经济腾飞就是从这段时间开始的。诚然,广东的迅速发展首先是依赖于党的开放政策,但选平抓住了时机。

1983年,选平担任广州市市长、市委副书记。34年前,他父亲叶剑英曾率干部南下,广州解放后,任市长兼广东军区司令员。父子先后在同一个城市任市长的,在中国实属罕见,难怪选平有压力。

1985年,已过花甲之年的叶选平晋升为广东省省长、省委副书记。他经过调查,认识到当时价格体制处在一种扭曲状态,必须理顺价格才能使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竞争。他首先拿广州市开刀,经过一段市场调节,流通逐渐通畅起来,价格逐渐趋向合理,使广州市的价格改革在全国率先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1988年1月12日,在广东省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与会广东省人大代表投票选举时年已64岁的叶选平连任省长。结果在750张有效票选票中,选平获得了746张,这是家乡父老对他10年工作成绩的充分肯定。

选平在行政领导工作中,充分体现出了作为科技工作专家的特色。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经历促使他对工作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事事做到心中有数。每遇重大决策时,他必定去现场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才拿到会议上经过集体讨论,取得大多数一致意见,再拍板定案。

选平的民主作风,在广东省也是有口皆碑的。但叶选平对工作要求极为严格,广东省政府的工作人员说,给叶省长办事不能马虎,他考虑问题深刻周到,向他汇报工作时,经常要说出确切的数字,不能用&ldo;大概&rdo;、&ldo;估计&rdo;、&ldo;可能&rdo;之类的含糊不清的词语。

作为一省之长,选平非常注意工作艺术,把主要精力放在广东省经济工作的宏观调控和长远发展的筹划上,力求使广东省的经济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对于省里的具体工作,则放手让其他副省长去分管。他反对那种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工作方法。他常说:&ldo;在企业工作时,有人说我对小事抓得太细,抓大事的魄力不够。到省里以后,我就一直在琢磨,不要把大事给耽误了。&rdo;

1988年,选平亲自执笔,分别给全省各市长和省计委、科委写信,要求他们对经济的管理要加强宏观调控,要逐步建立起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宏观调控体系。他在信中说:&ldo;一是要量力而行,二是要量力而出。治家是这样,治国也是这样。&rdo;在中国共产党七中全会期间以及外省一些负责人来广东参观考察时,有人问叶选平怎么可以这样清闲,不像外省的负责人那样忙得要死?选平笑着说:&ldo;我信奉的是懒人哲学,具体事由其他副省长去干。&rdo;

有人说,选平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党的方针政策吃得透并有预见性。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于广东省早就做了这方面的尝试,因而很快就能够适应并建立起新型的政府与经济的关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