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中华之魂合唱 > 第273章(第1页)

第273章(第1页)

1929年,大人们说是要送她到&ldo;奶奶&rdo;家去。令蔡妮高兴的是,父亲也与她同行。动身的那天,父亲手里只提了一只小箱子,还有一位陌生的叔叔陪着他们。

到&ldo;奶奶&rdo;家的路程实在是太漫长了,她不记得从湖南到上海的时候走过这么久。他们先是乘船,下船后又上了火车,途中在一个地方下车停了一下,还在照相馆里照了像。父亲说要把她的相片寄回家去。还给特特和博博买了些动物造型的玩具。接下来改坐大车,他们盖着粗毛毯,行走在荒无人烟的原野,越走气候越寒冷,冻得人连气都喘不上来。

好不容易到了一个有人住的地方,见到的却是一个模样十分可怕的日本宪兵,他命令所有的人把身上的衣服脱得精光,接受检查。

最后一段路又是坐火车。在同一包厢里,他们遇见一位欧洲妇女,她身边带着一个小男孩。蔡妮很快就和那个小男孩儿混熟了,尽管语言不通,但并不妨碍嬉戏打闹,他们一起在车厢的过道里跑来跑去,这才使漫长的旅途不那么枯燥了。

火车驶进终点站的时候,她才第一次听到这个字眼:莫斯科,莫斯科!原来,他们已经到了苏联,而根本不是去&ldo;奶奶&rdo;家。后来她才知道,父亲这次是根据党中央的决定到莫斯科治病的,同时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

他们被安置在&ldo;联盟&rdo;宾馆一个窄小而简朴的房间里住下,只有一张单人床,她和父亲挤在一起睡,这让她想起了和妈妈睡在一张床铺上的那个夜晚。宾馆里还住着一家人,他们是苏兆征夫妇和两个孩子‐‐儿子苏河清、女儿苏丽娃。苏兆征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领袖,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5年爆发的著名的省港大罢工就是他负责组织领导的。这样,苏河清、苏丽娃就成了蔡妮在异国他乡最早结识的中国伙伴。

有一天,父亲把她带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校里有很多党组织派来学习的中国学员。她一到那里,立刻就被一群年轻的中国阿姨围住了,她们亲切地向她问长问短,还送给她许多列宁纪念章。父亲让她留在了中山大学,和那儿的女学员住在一起,吃饭就在学校的食堂。她记得当时的宿舍很大,七八个人一间,靠墙的两边都放着床。她的床和张琴秋阿姨的床挨着,张阿姨被指派照顾她。

那时,蔡妮根本不知道父亲在党里是什么角色,只是感到大家都很敬重他。父亲到中山大学的时候,人家请他参观课堂,蔡妮也随着去了,有一个班是专门学军事的,教室里还摆着一门大炮。还有一次父亲去中山大学的时候,他剃着光头,所有的学员一见到他都站了起来。

在苏联,蔡妮最早进人的是位于莫斯科近郊的乌捷里纳那耶镇附近的儿童院。当时她一个俄文单词也不会,根本听不懂周围人的谈话。大家见她不讲话,都以为她是个哑巴。直到一个多月以后,她原来所在班级的孩子都转走了,又新来了一批孩子,她竟突然开口讲起了俄语,不仅是老师,连她自己都感到出乎意料。后来她转到马拉霍夫卡镇附近的儿童院,开始和俄国孩子一起进人一所俄罗斯学校上学,渐渐地,她就把中文全忘记了。

1930年的一天,父亲一个人来看蔡妮。他即将回祖国去,来与女儿告别,并专门与儿童院主任打过招呼,将她长期留在这里请他们照看。这是蔡妮同亲爱的父亲所见的最后一面,父亲没有什么贵重的礼物给她,只把他的一张照片送她做纪念,这是他在疗养院休养时穿着一身白色西装照的。

第09章民众的女儿‐‐项苏云

1932年,项苏云未满两岁,因形势紧张,母亲也要到苏区去。临行前,本想把她交给一起做地下工作的战友、同乡涂俊明同志。因涂俊明曾几次被敌人抓捕,而未能如愿。于是,组织上通过共产党员陈学西(项英同志的妹夫,于1932年牺牲)的介绍,把未满两岁的苏云送到浙江临海我党地下工作者林迪生家中。正好,这时地下工作者徐明清也在此地教书,开始由徐明清带着。明清同志转上海后,由林迪生同志的母亲带了约两年。1934年春天,苏云将满4岁时,迪生同志考虑到苏云已到可以上学的时候了,就把苏云送到上海,交给徐明清同志,请她设法送苏云进学校。

当时,陶行知在上海沪西区小河渡劳勃生路创办了一所劳工幼儿团。左翼&ldo;教联&rdo;成员孙铭勋任团长,徐明清当时是&ldo;教联&rdo;的负责人之一,就把苏云送人劳工幼儿团,接受学前儿童教育。进团时还给她做了一套花布连衣裙,并系上了一条花腰带。团里的老师看到她,说她的装束像苗族姑娘,因此就叫她&ldo;苗姑娘&rdo;。从此,苏云的名字就以&ldo;苗姑娘&rdo;代替了。徐明清离开上海时,又将苏云委托给孙铭勋及其夫人邹惠珍照顾。这样,苏云在那儿待了两年。这个幼儿团当时在英租界,因国民党以&ldo;这个幼儿团净收共产党的孩子&rdo;为由,使英租界当局要陶行知撤销此幼儿团。党组织得知此情况后,又把苏云送进江苏淮安陶行知办的&ldo;新安学校&rdo;‐‐新安旅行团的前身,是勤工俭学的学校。

新安学校校长、我党地下工作者汪达之同志,把苏云托付给一位20多岁名叫郭青的进步青年照顾。汪达之同志告诉苏云:&ldo;这是郭叔叔,以后你就跟着他。&rdo;这时,苏云猛扑过去,两手紧抱郭青的双腿,连声叫着:&ldo;叔叔呀!叔叔呀!&rdo;像见了久别的亲人一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