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中华之魂合唱 > 第262章(第1页)

第262章(第1页)

1945年,17岁的楚梅几经周折被接到延安,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父亲身旁。然而,终日忙碌的父亲甚至无暇同女儿单独在一起。楚梅常孤零零地一个人,心中好不难受。回到父亲跟前,却又常常见不到父亲,那种酸甜苦辣使楚梅经常偷偷地掉泪。

百忙中的叶剑英,也时时挂念着爱女。他托人给楚梅买了许多书,希望她能刻苦学习。楚梅在延安只待了一个多月,便被送到遥远的北方。慈父疼爱女儿,却没有把她留在身边,而为她选择了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送她到东北民主联军当战士。

从小在广东长大的楚梅,对东北的生活很不适应,每天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下练兵,她的手脚都生了冻疮,疼痛难忍。楚梅是个坚强的女孩子,她咬紧牙关克服生活上一个又一个困难,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地磨炼自己。1946年年底,叶剑英听说女儿的情况后,给女儿写了一封鼓励信:

亲爱的梅儿,爸爸有你而感觉骄傲。

鼓起你的劲儿,踏上你的长路。

这不是日暮途远呀!红日恰在东升。

阳光照着艰险的途程,比起黑夜里摸索,

要便宜得万万千千。

急进吧!追上那先头出发的人们。

急进吧!再追上一程。

那里有广漠无边的地盘,等待你们去开垦。

那里有大批优良的种子,等待着你们拿回来撒播,赶上春耕。人民要翻身了,许多人已经翻了身。

敌人着慌了,不顾一切的起来做绝望的抗衡。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热闹的场面,

急进吧!再追上一程。

我们不是速胜论者。

欢迎你们能够赶上这一场翻天覆地的斗争。

我想你们没有一个是&ldo;坐享其成&rdo;的人。

你们是铁骨铮铮。

叶剑英写这封信时,他当时正在北平担任军调处执行部的中共代表。在那种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之中,他挤出时间给女儿写信,以热情激扬的文字,表达了父亲对女儿的关怀、教诲和期待。

叶楚梅考人莫斯科大学后,不幸得了肺结核,不得不住进了医院。同学们不时到医院来探望她,她就借同学的笔记一一抄下,在医院边治疗、边自学,然后回学校参加考试。就是在这种困境中,楚梅顽强地坚持学习。病情稍有好转,她便迫不及待地出院返回学校。

1949年6月,刘宁一同志到苏联,顺便带来了叶剑英同志给女儿的信。在异国他乡,楚梅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ldo;家书抵万金&rdo;!她捧着父亲的信,一股暖流在全身奔涌。

亲爱的梅儿:

收到你最近的信,是1949年4月21日。知道你已恢复了健康,增加了体重一公斤,也增高了血色素,又在继续着你们的学习,我很高兴!女儿,爸爸很对不起你,你来过很多信,都没有答复,我知道处在遥远的国家,由于言语、习惯等等,自然要增加一些对祖国的怀念。何况祖国的人民,正在以千万倍的信心和勇气,来打断快要挣断的锁链的时候,不断胜利的狂风,吹到无限遥远的西方的时候,你们的心情爸爸是很知道的。

女儿,让爸爸们把新民主的地墓铲得平平的,让你们后一代,能够在我们的国土建筑起一座自由、快乐、文明、进步、庄严、华丽的世界。你们不能逃避这一责任,你们必须完成你们这一代的责任。因此,当着你们还在学习时期,就应该全心全意地为建设我们全新的中国而努力!

△萧劲光给儿子萧永定的&ldo;赠言&rdo;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萧永定随着父亲萧劲光来到了东北解放战争的战场。组织上决定萧永定到苏联留学时,萧劲光正在指挥部队围困长春,风尘仆仆地往来于长春与哈尔滨之间,工作非常繁忙。当他得知儿子要去苏联学习,非常高兴,在百忙中挤出时间,和儿子进行了一次郑重的谈话,并且一边谈,一边写,写出了慈父给爱子的&ldo;赠言&rdo;。

永定:

你今天为着你的前途和事业,就要离开我们了。我写下几句话作为赠言,希望记住:

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了解情况,钻研问题,学习别人的经验教训,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成为你的日常生活作风;常找人谈话,细听同志们的意见,尤其是群众意见,看报纸,要成为你的生活习惯。

一定要有事业心、进取心,也就是一定要具有生活的目的和方向,否则你就没有出息。但是事业的成就,必须依靠群众力量和基础。离开群众的个人英雄主义,就是失败主义,所以时刻要具有群众观点,掌握群众路线。

凡事都有困难,事业是从不断的克服困难中完成的。遇着困难就要勇敢地去克服它,撞了钉子就要向钉子学习,并研究如何去拔出它。千万不要急躁,急躁没有用处,不能出办法,只有使你垂头丧气。

为人要正派,要有原则性;对党要忠诚老实,对同志要诚恳热情,要讲团结友爱,对敌人要恨,对同志要诚恳热情、团结友爱。要有高度的原则性,没有原则性的阿谀馅媚、迎合取巧,是最不忠诚老实、最可耻的。凡是事实,凡是真理,就应当承认,坚定不移,哪怕用千万斤力量来摧毁你,你也应当屹立不动,表现你的高贵气节。如果真的错了,就应当首先自我批评,立即纠正错误,这也是一种最高尚的品质,最聪明最有进步的表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