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1月,孙中山为了全国的和平统一和经济建设,决定接受冯玉祥等的邀请北上,宋庆龄也毅然随行。谁知这竟是他们最后的旅行。他们途经日本,宋庆龄在横滨作了一次关于妇女解放问题的演说。12月4日,宋庆龄陪同孙中山抵达天津。由于长期的艰苦斗争,超负荷的劳累,使孙中山积劳成疾,到天津时他已病得难以支撑。
1925年1月27日。在筹备中的谈判开始之前,孙中山在北京不得不住进了医院,宋庆龄在病榻前日夜护理。
在孙中山临终的前一天,他向宋庆龄口述了两个文件:一个是政治遗嘱,号召他的追随者坚决执行国民党新的激进政策。另一个是要求宋庆龄代替他访问莫斯科,以实现其未遂的愿望。最后他在遗嘱中又加上一个附录,简单地声明说:&ldo;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箱、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rdo;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与世长辞。宋庆龄强忍着巨大的悲痛,向国内外介绍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ldo;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rdo;的遗嘱。
孙中山逝世后,许多人认为,而且也希望宋庆龄能悄然退居幕后。然而,在比俄国困难得多的处境下,宋庆龄很快发挥出远比列宁遗婿克鲁普斯卡娅更为显著的作用。
这年4月,她回到上海。&ldo;五卅&rdo;惨案发生后,她对英、日帝国主义的暴行表示出极大愤慨,热情地赞颂群众的爱国反帝斗争。她指出,&ldo;凡中国国民皆当负此救国责任&rdo;,这也就是孙中山先生&ldo;四十年革命目的之一&rdo;。6月,又著文赞扬当时全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是&ldo;志先生之志,行先生之行&rdo;。8月,反动分子在广州杀害了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廖仲恺,她闻讯后极感悲痛和愤慨,嘱告革命党人必须&ldo;勉承先志,竭力推行&rdo;。
1926年1月,宋庆龄从上海来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她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在这次代表大会的核心机构里,左派和中间偏左的人士占了压倒多数,一些右派国民党官员被清除。宋庆龄在大会上发表了演说,对国民党内违背孙中山遗训的右派集团严加谴责,号召革命党人紧密合作,坚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实现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她的原则立场,赢得了与会代表的尊敬,她以多数票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国民党的右派并不甘心,他们选择蒋介石为他们的头领,极力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反对国共合作,反对坚持革命的国民党左派,攻击共产党人,叫嚣&ldo;清党&rdo;。在广东地区的国民党右派,5月间就大造革命政府&ldo;赤化&rdo;、&ldo;共产&rdo;的谣言,与帝国主义者策划&ldo;驱逐广州及广东的布尔什维克&rdo;。宋庆龄、何香凝与柳亚子等坚决抨击了蒋介石的反共阴谋。
同年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州出师北伐,很快消灭了长江以南的军阀势力,掀起了全国的革命新高潮。宋庆龄11月与国民政府先遣人员陈友仁、鲍罗廷等随北伐军到达武汉后,由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领袖组成&ldo;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及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rdo;,作为迁都前的临时党政最高权力机关。旋即在当地为妇女创立了第一个政治训练班,动员妇女参加国民革命;又同何香凝组织红十字会,发动慰向伤兵运动和策划战时救济工作;还经常出席民众大会,宣传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有力地配合了北伐革命战争。
正当革命迅猛向前发展的时候,蒋介石加紧了策划篡夺革命领导权的反革命活动。宋庆龄严正地斥责了蒋介石的叛变行为。
年3月间,在汉口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上,经过宋庆龄、邓演达、何香凝、吴玉章、林祖涵等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人的努力,通过了坚持国共合作的革命原则和限制蒋介石权力的决定,并在会后发表了对全体国民党员的训令和对全国人民的宣言,重申国民革命的方针是扶助农工运动,彻底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这次大会上,宋庆龄被选为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
1927年4月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随后蒋汪合流,把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淹没在血泊之中。宋庆龄对蒋介石背叛孙中山、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罪行无比愤慨。她和国民党左派人士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董必武、恽代英、林祖涵等,联名发表了《讨蒋通电》,痛斥蒋介石是&ldo;叛徒&rdo;&ldo;败类&rdo;&ldo;民众之孟贼&rdo;,声讨其另立中央、反共反人民的叛逆罪行。
7月14日,宋庆龄又公开发表谈话谴责国民党右派。她说:&ldo;我认为现在我必须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的身份来说明,我们目前有必要做明确的解释:本党若干执行委员对孙中山的原则和政策所做的解释,在我看来,违背了孙中山的意思和理想。因此,对于本党新政策的执行,我将不再参加。&rdo;
&ldo;……现在,我认为我们背弃了孙中山领导群众和加强群众的政策,因此,我只有暂时引退以待更贤明的政策出现。我对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只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经走上了歧途。&rdo;
宋庆龄还建议政府中的革命力量应该去广州巩固阵地。但是,其他领导人发生了动摇,只有一些共产党人及时带领他们的部队南下。鲍罗廷对宋庆龄钦佩不已,称她是&ldo;整个国民党左派中惟一的男子汉&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