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不仅是个优秀的指挥员,同时是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这在战斗环境里是非常可贵的。左权夜以继日地工作,但同时仍记挂着妻子刘志兰和女儿小太北。百团大战前夕,他一直忙于战斗准备和部署工作,但仍挤时间去看望刘志兰母女。妻子抱怨他长时间不来看望,左权便自己拿起炕头上的脏尿布到河边洗干净、晾好,又主动端起碗给孩子喂米汤。待妻子气消后,他才耐心地解释目前的时局和前线情况。她为妻子安排好去延安的事宜后便立刻返回前线。此后,在百忙当中他仍挤时间给妻子写信,对自己未尽到丈夫和父亲的职责,请求妻子原谅。在妻子女儿离开他的21个月里,他给妻子写了11封信,字里行间表达了他对她们娘俩的思念,真是令人感动,催人泪下!他在每一封信里,都详尽细问小太北的情况。夏天,他给小太北捎去热天穿的小衣服;冬天,他记挂着小家伙很怕冷,是否冻坏了手脚;儿童节快到了,他想着小太北忙碌的准备,可能参加比赛,还可能获得奖品。听说小太北病了,他着急地在信中说;&ldo;急性痢疾是很危险的&rdo;,&ldo;有了病必须找医生&rdo;,还关切地询问病后康复情况如何。他盼着女儿快快长大、懂事,知道她的爸爸在遥远的华北与敌战斗着……他希望女儿能够尽快理解爸爸在敌后十分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做最大努力去尽一个做父亲的责任。左权对妻子的关心体贴,是那样地至深至微。他在给妻子的信中说:&ldo;自北北在你的肚子里慢慢长大,出世,直到现在,我深感做妈妈的艰难,过去没有认识和经验,把这些看得太简单,现在懂了,母亲为自己的爱子爱女实在牺牲得太多了。&rdo;左权在牺牲前3天的最后一封信中,放心不下的还是妻子和女儿:&ldo;我担心着你及北北,你入学后望能好好地恢复身体,有暇时多去看看太北,小孩子极需人照顾的。&rdo;真是河深海深比不过父母亲的恩情深!左权这11封信,是留给女儿太北无价的精神财富。
194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左权认真学习文件后,曾拿着文件找彭老总促膝谈心,流着眼泪讲到了自己曾受过处分的问题。1932年肃反中,左权被诬陷在苏联期间参加过托派组织,受到留党察看处分,并被撤销了红十五军军长兼政委的职务。直到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期间,王明在延安见到彭老总还恶狠狠地责问:&ldo;左权是托派,你们为什么还让他当副总参谋长?&rdo;对于这个历史的委曲,左权痛感是自己党内生活中最大的耻辱,实在不甘心。他曾说过:&ldo;有王明在中央,我就翻不了身……&rdo;彭总对这位长期并肩战斗、艰难与共的助手和战友是了解的,不论在中央苏区、长征途中,还是在抗战时期,左权同志始终坚定地执行党的路线,忘我工作。
1942年春天,彭总给毛泽东、张闻天同志写了一封信,专门谈左权同志的问题。他在信中说:&ldo;左权同志对党忠诚,富有才干,实为我党好同志,望中央解除对他的怀疑,给予完全的信任。&rdo;
然而,左权并不知道彭总写信的事。他始终以大局为重,努力工作。他是个心胸开阔的人,除了那次和彭总谈起自己的不白之冤外,再没有和人谈起过,就连爱妻刘志兰也一无所知。
1942年,日本鬼子第一军对我太行、太岳区发动称之为&ldo;第一、第二期驻晋军总进攻&rdo;的毁灭性大扫荡,因扫荡兵力之大、时间之长、烧杀之烈,均为前所罕见,使根据地的对敌斗争,出现了空前严重、激烈的局面。
在彭德怀、左权等的领导下,我八路军根据历次反扫荡的经验,针对日寇这次大扫荡的特点,制定的反扫荡方针是:主力军与地方人民武装相结合,坚持腹地游击战争与外线出击相结合,把根据地内保卫群众利益的反清剿斗争与外线对敌补给线的破袭、对敌占区交通线和城镇的进攻密切配合起来,以争取反扫荡的胜利。晋冀豫区军民坚决贯彻了这一方针,粉碎了敌人毁灭性的夏季大扫荡。
当敌人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分股搜山清剿时,我军则根据战局变化适当集中,寻机歼灭分散的敌人。经过几次对敌人的袭击,到5月底,我军一部在辽县东南苏亭设伏歼敌。
苏亭战斗,是一次军民结合以极小代价换取较大胜利的模范战斗。此次战斗仅20分钟,我军以两个排的兵力结合民兵毙敌60余人,伤敌80余人,毙伤骡马90余匹,缴获一批军用物资。我军仅消耗步机枪子弹600发,手榴弹24个,地雷4枚,牺牲战士1人,负伤班长1人。这次伏击战的主要经验是掌握敌之行动规律,出敌不意地进行伏击,以主力军与民兵相配合,正规武器和土制武器相结合,发扬密集火力,大量杀伤敌人,速战速决,安全转移。
然而,整个太行山的战斗是非常残酷、激烈的。有一位随军记者曾报道说:&ldo;1942年5月,华北的月色是用火网织成的,整个太行山都在战斗,都在燃烧。&rdo;自5月15日开始,敌第三十六师团等部先后进犯沁河、浊漳河地区,我军机动转移。19日,平定、井陉、昔阳、元氏、赞皇之敌,先后合击平定以东之测鱼镇、赞皇之黄北坪。23日,和顺之敌南犯松烟镇,并向冀晋交界推进,企图扼制太行高峰,配合深入邯郸一长治公路及清漳河一带之敌,将我军压缩至偏城、辽县狭小地区消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