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我说陈总怎么这么晚才上来,原来是去楼下等人了。”
一句话让周围的人纷纷侧目,目光带着点玩味地在两人之间扫了一圈。
万临一怔,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听见陈明泊语气平静地回应:“刚好一起上来。”
陈明泊的态度从容自然,语速依旧不紧不慢,语气平稳得让人找不到什么特别的意味。可正是这种毫无波澜的淡定,反而让人觉得耐人寻味。
王俊显然不信,眼里带着几分促狭的笑意,正要再调侃两句,却被身旁的夫人拉了一下袖子,示意别乱开玩笑。
“好了,别打趣了,人都到齐了,快入座吧。”王俊的夫人笑着打圆场,语气温和,“刚刚还在说,今晚可是难得的七夕聚会呢。”
众人哄笑着附和,话题也顺势转开。
——
座位安排得很讲究。
王俊坐在主位,作为今晚的东道主,王俊自然是中心人物。
陈明泊作为今晚“从北京来的重要客人”,被安排在王俊的右手边,这个位置意味着尊重,也意味着核心交流圈。
而万临,坐在陈明泊的右侧。
万临原本以为自己会被安排在更靠边的位置,毕竟万临不是圈内人,也不是正式的饭局成员。但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万临的位置,正好落在陈明泊身边。
万临抬眸看了陈明泊一眼,对方神色如常,像是对这个安排早有预料,甚至连一丝不适都没有。
万临刚坐下,王俊的夫人便微笑着坐到了万临旁边。
“今天认识的新朋友,刚好坐我身边。”王俊的夫人笑着说道,语气温和自然,“我刚听王俊说,你也在金融行业?”
万临笑了笑,摇头道:“不算,还是学生,不过以后可能也会往这方面发展。”
“那可不算是外人了。”王俊的夫人笑着倒了杯茶递给万临,“这桌上可都是新加坡这边金融圈的人,今天算是你提前‘入行’了。”
话音刚落,万临能感觉到,有几道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
万临端起茶杯,微微笑了笑,心里却忽然生出了一种被特别安排进这个局里的微妙感。
万临不知道是王俊的刻意安排,还是陈明泊的默认,但今晚的这个座位,似乎已经把万临放在了某种特别的位置上。
在王俊热络地给陈明泊引荐各路金融人士的同时,王俊的夫人坐在万临身旁,温和地与万临交谈。
“你刚才说还在念书?”王俊的夫人端起茶杯,语气带着几分关心,“住在哪里?新加坡一个人生活习惯吗?”
万临微微一笑,礼貌地回应:“嗯,我在NUS读研究生,最近在写论文,平时住在校外的公寓。”
王俊的夫人点点头,笑着说道:“一个人住吗?还是和朋友合租?”
“自己住。”万临笑了笑,“不过公寓离学校不远,日常还是挺方便的。”
王俊夫人轻轻颔首,继续问道:“那你平常除了学习,会不会觉得新加坡生活太安静了?”
“还好吧。”万临轻轻笑道,“相比北美或者香港,新加坡确实节奏没那么快,但如果习惯了,反而觉得比较舒服。”
王俊夫人点头,语气里带着些许亲切:“我和王俊结婚前,在北京生活过几年,后来跟他回新加坡,开始确实有些不习惯。不过这里确实适合长期生活,特别是女生,安全感会更高。”
“嗯,我父母也是这么想的。”万临笑着说。
王俊夫人闻言,目光微微一闪,笑意加深了一些:“听起来,你的家人很希望你留在这里发展?”
“是啊,父母觉得这里稳定,也有机会。”万临语气轻缓,目光不自觉地扫向陈明泊,“但……我其实没有特别限定自己一定要留在哪座城市。”
王俊夫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但没有多问,只是轻轻地笑了一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话题也暂时告一段落。
饭局的气氛渐渐热络起来,众人交谈甚欢,酒杯与茶杯轻轻碰撞,映着温暖的灯光,显得格外流畅自然。
万临坐在陈明泊身侧,静静地听着席上的交谈,偶尔轻抿一口茶,目光从容地扫过在座的几人。万临本以为今晚不过是一场普通的聚会,可没想到,这些人和万临正在研究的课题,竟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在万临沉思的瞬间,陈明泊微微侧过身,低声开口,声音沉稳而不失温和:“我给你简单介绍一下,你或许会感兴趣。”
“你对面那位,手里管着的政府基金,和你的研究方向可以扯上关系。”
万临顺着陈明泊的目光看去,那是一个年纪略长的男人,西装剪裁得体,神色沉稳,手上的腕表低调却极有分量。
陈明泊继续说道,语气里透着一丝漫不经心的指导:“政府基金在开放市场中的角色,和东南亚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密切相关。你如果想找政策影响力的案例,是个不错的切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