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记我曾经最爱喝的红茶拿铁英语 > 第4章 变近的距离(第3页)

第4章 变近的距离(第3页)

陈明泊微微一怔,抿了抿唇,低低地笑了:“是吗?”

“嗯。”万临声音轻轻的,带着一点笑意,“你讲这些的时候,感觉比平时放松一些。”

电梯叮的一声停下,门缓缓打开,陈明泊迈步走进走廊,掏出钥匙开门,随口道:“可能是因为习惯了和你聊天吧。”

话一出口,陈明泊才意识到这句话太过自然。

万临似乎愣了一下,但没有深究,只是语气很轻地“哦”了一声,像是随口应着,但听起来带着一点轻轻的笑意。

陈明泊走进家门,换上拖鞋,随手把公文包放在玄关的柜子上,目光扫过客厅,灯光柔和,房间依旧整洁得像样板间。

陈明泊靠在沙发上,微微闭眼,让自己调整了一下状态,然后才轻声道:“不早了,早点休息吧。”

“嗯,你也早点休息。”

两人之间的空气顿了一秒,仿佛谁都没有想先挂电话。

最终,还是陈明泊先轻声说了一句:“晚安。”

电话那头的万临声音轻柔:“晚安。”

通话结束的瞬间,房间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陈明泊拿着手机,指尖停留在屏幕上,看着通话记录,静默了几秒,才放下手机,伸手解开衬衫的袖扣,起身走向卧室。

这个夜晚,北京和新加坡相隔数千公里,但某种无形的距离,似乎比以前又靠近了一些。

接下来的几天,万临的生活节奏明显快了起来。

课程进入了紧张阶段,各种assignment一个接一个,万临还要开始着手准备毕业论文,查阅资料、整理思路,再加上工作,万临现在连晚上的时间也被各种任务占据。她每天几乎不是在上课,就是坐在图书馆或者咖啡馆里埋头敲打键盘,连健身课都少去了几次。

和陈明泊的联系,也变成了一种不紧不慢的节奏。

两人并没有每天都聊天,但偶尔,万临会随口和他提起自己最近在研究的课题,或者抱怨某个论文选题太难。万临本来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陈明泊会认真听完,还会主动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你的论文方向是什么?”某天晚上,陈明泊在微信上问万临。

“关于东南亚地区金融市场的开放度,重点研究外资银行的进入壁垒和政策调整。”万临在图书馆,一边翻资料一边回复。

过了几分钟,陈明泊发来一条语音,语气淡淡的,却带着他惯有的清晰思路:“你可以看看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这方面的对比,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政策调整。再结合近几年外资银行的业务扩展,或许能找到一些有趣的切入点。”

万临听完,顿了一下,随即轻轻一笑。

她本来没指望他会这么认真地给建议,毕竟这对陈明泊来说只是一个学生论文的选题,可是陈明泊却能迅速理清思路,还给出具体的方向。

万临随手翻了翻自己的笔记,发现陈明泊的建议确实可行,于是回道:“你是随口一说,还是以前研究过?”

陈明泊回得很快:“这几年看过不少相关报告,算是了解一些。”

“那我还挺赚的,省了不少时间。”万临打趣道,“谢谢陈老师。”

他似乎笑了一下,隔了一会儿才回:“不客气,随时问。”

万临没有再多说什么,但心里莫名地觉得安心了一些。这种感觉,有点像是她一个人面对堆积如山的论文时,突然有人递过来一盏灯,照亮了一小部分路。

而这个人,恰好是陈明泊。

有时候,陈明泊看到和万临课题相关的资料,也会顺手转发给她。

比如某天下午,万临正在整理文献综述,微信跳出一条新消息——

陈明泊:这篇文章或许对你有帮助,关于东南亚银行业开放的案例分析。

万临点开链接,扫了一眼,发现确实是自己需要的内容。

万临几乎毫不犹豫地回道:“你怎么总能精准地找到我需要的东西?”

陈明泊:恰好看到,觉得适合你,就顺手转给你了。

万临盯着屏幕看了一会儿,突然发现,陈明泊好像已经默默地把她的学习和研究内容放在心上了。

她本来想再说点什么,可最后只是轻轻地敲下了一句——

“谢谢。”

对方没有再回复,但万临的嘴角却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