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仁?大学生,真挺奇怪的,你一个大学毕业生,怎么好意思拉下来脸面干扛大包的活?大学生都不挺傲气的吗?”
王佳佳的一席话,说到了秦淮仁的痛处,他之所以迫切想要读书,就是因为上一世没有上大学的遗憾。
弟弟秦淮义上了大学,留在了市区,还被分配在了一家国企职工做会计。
收入虽然不高,但是很稳定,福利也很好。
偏偏自己虽然以旁听生的身份上了大学,但毕业后,没有学位证不说,就连工作也不包分配了。
“现在大学生不比以前的成分了,今年刚好我毕业,头一批不包分配的大学生。其实,真的没有必要迷恋大学生,咱有力气的话,挣得也不少。”
秦淮仁还是把自己真实的情况透露了出来。
王佳佳却还是没有太明白秦淮仁的话,认为只是推却的一套说辞,在她的理解中,大学生都是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还固执地认为,秦淮仁是故意隐瞒什么。
“秦淮仁,我觉得不对劲,你真要是读大学出来的,还听叔叔说了,你是自己一个人把纯英文的说明书翻译出来了。你这么大本事,就甘心扛大包卖苦力?”
听了王佳佳的话,秦淮仁也不想再争论什么,主要是自己的身份是王佳佳在乎的关键点。
他本人也知道,王佳佳跟他一样,是村里面为数不多的能上大学但却没有上的人,读大学也是她的人生之殇。
“那,你觉得我秦淮仁适合干什么工作呢?现在不是大学生挑工作了,而是我们这些农村出来读大学的的看我们能干什么工作!实话跟你说了吧,我现在这工作比绝大多数大学生工资要高。”
秦淮仁一番掏心掏肺的话,王佳佳似乎听得进去了一点,但还是觉得很不甘心,毕竟读大学出来的人都想翻身。
尤其是辛苦的农村人,可以说,在80年代,供一个大学生出来要全家人尽全力。
只不过秦淮仁上大学的情况是个另类,全靠自己创业成功再读的大学,但,到了省城以后,已经在农村很成功的秦淮仁依旧是四处碰壁。
“我没躲过大学,我也刚来省城不久,说实话,我对你说的不是很懂。就是,觉得你读了三年大学,再扛大包太可惜了。”
王佳佳撅着嘴,心里还在想着读了大学的人不能就这么平庸。
秦淮仁也却不这么看,反而给他耐心地说了自己的心里想法。
“你这个丫头,想法不要太简单,咱农村人啊,心思单一。在日新月异的城市里,是玩不转的。不是说读了大学就出路一定好,也要懂得为人处世的,不过,是金子总要发光,你知道毛遂自荐的故事吗?”
王佳佳摇了摇头,知识的局限限制了她和秦淮仁交流的深度。
“简单来说,机会到了就有出头之日了,谢谢你的关心,放心好了,我没有问题的。”
秦淮仁看着她想起来了自己家的小妹妹,算着这几年,秦小梅也该有十六七岁了。
这个叫王佳佳的女孩,还真跟秦小梅有几分相似,年龄不大,但却跟自己的妹妹一样单纯,好问。
“你这小丫头成年了吗?感觉跟我家的小妹妹一样,算起来我妹妹也该有十六七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