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构思了三年,原来的计划,是要写两部的。第一部,自然是写退休后的迷茫,第二部,写退休后的顺应。
没有想到的是,第一部写了大部分的时候,不得不草草止笔了,至于原因,只说一句,所有的规则只是保护规则掌控者的权力,码字匠是无奈的,除了妥协,就是转身而去,而老抠不想委屈自己。
废话,还是少说吧。
老抠码字,从不写大纲,故事就在心里,但喜欢看书友们的留言,老赵这个人物,大多的人评论都是贬褒不一的,有人以为其“渣”,主要指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在老周还没有去世前,就和任老师睡了,另一个,则是说老赵一生就是瞎折腾,不但折腾光了家产,还没管好家和女儿。
之所以塑造这样一个角色,是有其背景原因的。先说二个数据,1985年,在云南发现了第一例AIDS,2024年底,AIDS的总人数官方通报超过了130万,第二个,2023年,全国的粗离婚率达到0。26%,这背后折射的因素,姑且不说,但主人公老赵和任老师,正是属于这段时期有婚姻状态的人。而这几十年,不就是对婚姻这个缔结社会最基本单位的最大考验吗?当利益成为责任的前提,一切均有可能。
事实上,在一个社会飞速发展、变革的时代,人的思想观念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
第二个原因,他们的年龄,是经历了这个时代的。老赵也好,老周也好,是亲身经历了企业改制大潮的。而这个大潮,对于职工来说,留用、买断、内退是必选其一的。留用者如老赵,至少有一份生活保障,买断者如老周,则没了自己的收入,再和谐的家庭,都是要用柴米油盐来维持生计的。在这个背景下,有工作的努力挣钱,没工作的操持家务,对于一个家,还有比这个更好的或者说更无奈的选择吗?
人是有情绪的,量变是质变的结果。不管是什么样的情绪,只要外因的条件合适了,就会成为一个发泄的借口。老赵如是,任老师如是,老委如是,老宋亦如是,大多都是这样,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凡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老赵只是个凡人,至多是个凡人中间想折腾的人。
之所以写了老赵办羊场瞎折腾,是想表达老赵即想发财又不敢胡来的小人物心理。对于这个时间段的人来讲,哪一个人没有做过发家梦?说了几十年的勤劳致富,这个耳熟能详的词,激发了多少人的梦想和潜能,只是落脚点错了,在利益至上的时代,致富是必须的,但前面两个字是很值得玩味的。
致富的方法有很多种。可叹的是老赵解读歪了。
有一个事实,眼下的农业,是风险最高的行业之一。在畜力农业向机械化农业转变的过程中,是以大量的资金投入为前提的,而且…
眼见的事实是,土地承包后享受了土地红利的农民们,在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中,有多少人是在城里碰的头破血流的,还有多少人试图在原地东山再起。
生活美好,望子成龙,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成了大多数人的不二选择。可每一个父母心愿的背后,很多的子女,被父母希望后,却没有变成龙,就又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儿女身上,而且,不惜一切代价的继续努力着,努力着,所以,农村的学校空了,学区房诞生了,课外补课成了常态,节衣缩食也要进各种补习班……所有的这一切,缘于他行,我为什么不行。
乡村早已不是往日的乡村了,凋落的乡村,让多少人的梦想灭了。
可对于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来说,不行是真的,老抠可以骗你,但生活不会,书友大漠孤烟直说:社会毒打促使人成长。此言真理。
还有医院现象。没有写的还很多。
真的很多。
只是和谐社会,只能用和谐的文字隐晦的说说而已。
当所有的人,都想利用自己现有的基础,来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候,却忘了一条,任何时代的都是有阶层的,想从掌握95%的财富的那些人手里抢到自己期望的财富值,何止是白日做梦……
事实也是,几十年后,当社会财富被固化后,许多的人,拼的不过是梦想,一代又一代的梦想。
韭菜永远是韭菜,且韭菜是簇生植物,他连草本植物的茎都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