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会少!”
一路聊,很快刘和就到了县令的府邸。
给门子递上名帖,然后他就在门外等候。
得知刘虞的公子来访,
县令不敢怠慢。
叫了人一起来给刘和接风洗尘。
席间一人比刘和略矮,官吏打扮。
向刘和道:
“听闻常山、中山一带现在已经匪患禁绝。”
“都是托了大饶功劳。”
“不知道公子是如何做到的?”
“可否为在下解惑?”
也许是这里是受了颍川的影响。
又或者这里雨水充沛,物产丰富。
刘和现这里的官吏比中山、常山要显得更有文气一些。
话都文绉绉的。
他连忙道:“敢问这位先生怎么称呼?”
“在下姓华,名歆,字子鱼。”
“现在是这高唐县的一名皂吏!”
听到华歆的自我介绍。
刘和还没什么反应。
倒是粉丝之中有了解他的人纷纷开始弹幕道:
“这个人是个名人!是管宁的师兄!”
“何进上位后这人最高做到了太守一职!”
“感觉可以招了!”
“但是主播现在声望不够,可能招不了。”
“试一试,试试又不会少块肉!”
看了一眼粉丝们的留言。
刘和顿时心中有了一点底。
于是他连忙回礼道:
“不知先生可认识管宁?”
华歆听到刘和的问题,眼睛也是一亮。
连忙道:“正是在下师弟。”
“我听先生的坐船而来。”
“难道之前去过颍川了?”
刘和连忙拉关系道:
“我在颍川看到了那里学风之盛。”
“下无出其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