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后排在第二梯队的便是大夏军岭右军的李林德、大夏军巴蜀军的刘岳、大夏军荆楚军的唐湘林、还有大夏军西北军的冯禄祥。
这四方势力,军队人数都在三十万以上。
丝毫没有比大夏军东北军的张怀安弱到哪里去。
特别是大夏军岭右军的李林德,其手下拥兵四十多万。
在杨成的心中,俨然有晋升第一梯队,和胡唯义三人角逐大夏军新任统帅的势力。
在这些人当中,冯禄祥更是之前宋明达的上司。
只是不知道冯禄祥在知道宋明达已经转投自己之后,又会作何感想。
在后面排在第三梯队的便是大夏军南诏军龙斯达、大夏军南粤军何运良、大夏军西北马家军的马占山。
其中实力最弱的便是大夏军西北马家军的马占山。
整个马家军仅仅只有12万的部队。
武器装备更是远比这些南方的大夏军部队要差上许多。
至于第4梯队。
王大年报的那些名字,杨成根本就一个都懒得去记。
多是一些大夏军各军的军长或是师长。
并没有投靠大夏军中的任何派系。
实力比起当初宋明达麾下的第二十六军,都要远远不如。
或许在宋明达丢失燕京、第二十六军被倭军重创,宋明达转投自己之前。
这一次的会议,也绝对会有宋明达的席位。
甚至在杨成心目中的排位。
宋明达的第二十六军还要排在马家军的前面。
虽然宋明达的第二十六军当初只拥有十万大军,人数上比起马家军来还要少上两万。
可坐镇燕京重地。
执掌燕京军政大权,第二十六军的整体实力还是要强过马家军的。
而自从宋明达脱离了西北军后。
并没有投靠任何派系的想法。
因此也成了各派系包括直隶军的眼中钉肉中刺。
在当初倭军濒临燕京城下的时候。
才没有人愿意冒险,全去支援燕京。
一支拥有10万大军,没有投靠任何派系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