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2月6日。”
“国籍?”
“苏……”金发美女脱口而出,紧接着愣了一下,神色黯淡的纠正道,“俄国。”
“名字?”
“达莎·伊万诺娃·莎拉波娃·阿纳斯塔西娅·奥莉娅。”
看奥莉娅能那么流利的说出这么长一串名字,米尔顿相信了这份证件的真实性,他点了点头,交还证件,问道“《新报》的记者,没听过的报社……为什么来危地马拉?这可不是好地方。”
奥莉娅拿回记者证,无奈的耸肩“报社快倒闭了,工资早就停发了,但我想赚钱又只能靠报道赚稿费……你知道的,新闻比较多且危险性大的地方,竞争对手比较少,能勉强赚一点钱。”
“你们现在抓住的那个青藤基金的志愿者,前不久还威胁过我呢,换个记者估计早跑了。”
青藤基金,志愿者?
米尔顿闻言眸光一滞,当即转过头,看向了趴在地上的一个人。
记忆一下涌了上来——这个人,就是之前在中央教堂附近给孕妇和孩子发禁药的“志愿者”。
后来有个金发女人在和他争辩什么,那个金发女人原来就是奥莉娅啊。
不仅如此,在黑药店枪战的现场,米尔顿爬出废墟的时候,也看到过奥莉娜这个记者在做报道。
敢冲战场,来火线来的比警察还快……一个不怕死的战地记者,这是米尔顿对这个漂亮女人的第一印象。
米尔顿点点头“可以拍照,不要越过警戒线。”
布兰登有点疑惑,小声的问了一句“老大,确定让她拍吗?”
米尔顿转身往后走,笑了一声“她显然不是敌人,那为什么不让她报道?你要明白一句话,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而且,永远都不要小看舆论的力量,无论如何,至少都要有一个舆论发声窗口。
布兰登想了想,有点明白了“老大,你是觉得她有加入我们团队的价值?”
“现在还没有。”米尔顿摇了摇头,“她首先要证明,自己不是个蠢货。换句话说,她得先活下来。”
要是是个到处惹麻烦事,感动自己恶心别人还不自知的白左,招进团队只会带来无穷无尽的内耗和危险。
在这之前,米尔顿和奥莉娅只能算有个共同的敌人。
米尔顿说完,转身来到那个“志愿者”身前。
“你打算怎么交罚款?”米尔顿把签好的罚单扔到他身上,“根据现场这些药品的价值,你要缴纳832万美元的罚款。”
罚单上的数字,米尔顿可以不遵守法律随便写,但系统不会把超罚的部分折算成积分。
而且,就算是合法部分,也得收的上来才会被算成积分。
83万美元,放在哪里都是一个可怕的数字,米尔顿并不认为自己能全额收上来,所以也就没把价格往上提——收不上来,提到一亿都没用。
米尔顿问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要问一下“志愿者”把值钱的东西放哪里了,省的慢慢去搜。
但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个志愿者居然点了点头,爽快答应了这个罚款“行,这样吧……给你凑个整,100万美元,前提是你收了钱就放我走,怎么样?”
他声音里带着点傲慢和施舍,似乎并不把100万美元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