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中,一座新兴的大城正在拔地而起。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戚继光与王阳明二人齐心协力,不辞辛劳。
戚继光亲自指挥着工程的建设,忙着督工城墙的修筑,城防的布局。
王阳明组织百姓、调配物资,为大城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辽北大城已初具规模。
大城周长达到10千米,巍峨的城墙高高耸立,了望塔、烽火台错落有致。
城内,街道纵横交错,井井有条。
虽然仍有一半多的建筑尚未完工,但基本的生活设施已经初步完善。
大量的百姓陆续迁移到城内,开始在这里安居乐业。
如今,这座大城已然成为了辽北地区的坚固堡垒。
即便鞑靼和女真人联合起来,妄图发动突袭,也绝无可能轻易得逞。
更何况,城内还配备了强大的火力。
两门“大明天威”新式火炮,威风凛凛地伫立在城防要地。
100门经过精心改造后的弗朗机炮,分布在城墙各处。
还有那数不胜数的虎蹲炮,小巧灵活。
有了这些火器,那些野蛮人一旦来袭,无疑是自寻死路。
……
另一边!
领旨后,雨化田集结了数十位身手不凡、精通航海测绘的高手。
众人乔装成商队,趁着夜色登上几艘大船,从高丽釜山悄然出海,朝着东瀛进发。
彼时东瀛正是战国时代,幕府统治摇摇欲坠。
各地大名拥兵自重,彼此恶斗。
经济上,农业受战乱冲击。
不过在相对安稳的地区,手工业和商业仍顽强发展。
与大明的朝贡贸易让东瀛获取了先进技术与珍贵物资。
文化层面,孕育出茶道、武士道等独特文化。
历经5日漂泊抵达东瀛。
一上岸。
雨化田就将手下分成多组,各自扮成香料商、瓷器商等,带着绘制工具。
借谈生意之名,频繁出入山林、港口。
其中一组扮作收购木材的商人。
每日深入山林,一边与山民议价,一边悄悄标记山脉走向、河流源头。
另一组伪装成贩卖丝绸的商贾,在沿海港口与东瀛船夫攀谈。
暗中测量海湾深度、记录岛屿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