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来了,那时候,夏侯子衿说我师承北齐的军师。那么,我对韩王这般在意,倒真的不合适了。
转了身,幽幽地开口:“韩王,才是北齐真正的军师,也是,本宫的师父。”
显王“嗬”了一声,忙追上来道:“公主此刻的样子和战场上相差甚远。公主也,妇人之仁了。”
我颓笑着:“王爷不懂。”
我和夏侯子衿,和苏暮寒之间,他不懂。
连着靶芈,前线连连捷报。
元光四年十月,北齐终于划入天朝版图。
这便印证了当日夏侯子衿在朝堂上的话,北齐敢犯天朝的边界,此仇,他铭记于心。如今,算是雪耻了。
听闻,北齐皇帝在天朝大军攻破北齐京师的那一日,从城楼上一跃而下,血溅当场。
亡国之君,必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对他,我一点都不同情,相反,还隐隐地,带着恨意。没有能力的人,是没有资格做一国之君的,我从来,都这般认为。
自那日争吵过后,我与夏侯子衿,已经靶芈未见。
姚淑妃也不再来找我,她想要的效果已经达到了,所以,我如何,她已经不会再来管我。
十月初八,班师回朝。
夏侯子衿留下显王和陈将军、马将军留下处理原北齐疆域的事情。
坐在马车里,一句话都不想说。
顾卿恒跟在我的马车边上,透过飘忽不定的窗帘,瞧着我。我刻意不去看他,我只是不知道,此刻,我还能说什么?
前面,是他的马车。
姚淑妃与他同乘一辆马车。
伸手,掏出身上的金印,仔细端详着。印鉴是真的,而我的身份,又究竟算不算真?呵,说起来,连我自己都说不清楚。姚淑妃说,要我回大宣去。
可我,真的可以去么?
就算可以,去了,我又能做什么?
缓缓地,缓缓地,阅了双目,握紧手中的印鉴,咬着牙。
这一战,我失去了苏暮寒,失去了夏侯子衿……
还能有什么,比这更悲惨的呢?
我一直以为,我是幸运的,却原来,根本不是。
他的身子未痊愈,队伍不敢行得太快。待到皇都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二十三了。
满朝文武都出来迎接,远远的,排场好大啊,从城门口一路排出来。待队伍过去,山呼“万岁”的声音几乎有些震耳欲聋。颇有地动山摇之势。
顾卿恒扶我下了马车,瞧见他与姚淑妃已经从前面的马车上下来。
太后与众人忙迎上来。
所有人,皆下跪迎接圣驾。
太后急忙上前,扶住他的身子,眼眶微红,哽咽地开口:“皇上瘦了。”
他淡声说着:“让母后担忧了。”
太后忙摇着头,抬手拭去眼角的泪,笑道:“哀家听到皇上的好消息,心里高兴着。”
她说着,目光越过众人,朝我看来。明显朝见她的眸中微微一惊,我迟疑了下,终是上前道:“长芙给太后请安。”
太后尚未开口,便听夏侯子衿道:“母后,这是大宣的长芙公主,此次得胜公主功不可没。朕也打算,在三日之后,迎娶公主为我天朝贵妃。”
他的话音才落,太后身后众嫔妃的眸中皆露出惊愕的神色。我瞧见千绯和千绿,也站在后面。千绯的眸中,全是愤怒。而千绿,却是多了一层探究之意。其他的人,更是纷纷窃窃私语起来。大约,都是在猜,我这个大宣公主究竟是什么时候走在了夏侯子衿的身侧。
姚淑妃咬着牙,此刻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自是不好如何。她姚淑妃要是的母仪天下,所以,如何把握分寸,她还是知道的。
太后怕是不明白我为何成了大宣的公主,此刻听夏侯子衿说出来,也是忍不住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