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6月22日,上海浦东陆家嘴。
谢一扬站在尚未完工的扬帆国际金融中心顶层,俯瞰着黄浦江对岸的外滩建筑群。六月的阳光炙烤着钢筋水泥,工地上弥漫着沥青和金属混合的刺鼻气味。他解开阿玛尼西装的纽扣,汗水已经浸湿了衬衫后背。
“老板,三井银行的代表到了。“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红光,低声提醒道。
谢一扬整了整领带,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让他们等着,先带他们参观工地。“
他转身走向临时搭建的电梯,铁质轿厢在下降过程中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透过铁丝网般的电梯门,可以看到工地上数百名工人像蚂蚁一样忙碌着——这个场景他已经看过无数次,每次都能让他想起小时候在汉正街看到的搬运工。
工地临时会议室里,三名日本银行家正襟危坐。为首的山本健一郎,三井银行上海分行行长,五十岁上下,梳着一丝不苟的背头,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锐利如鹰。
“谢先生,贵公司的贷款材料有些问题。“山本开门见山,将一叠文件推到谢一扬面前,“这块地皮的抵押登记显示,它已经被抵押给了韩国产业银行。“
会议室里的空调突然停了,闷热的空气瞬间凝固。谢一扬面不改色,慢条斯理地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
“山本先生,请看这份上海市规划局的补充说明。“他的手指轻轻点在文件上那个鲜红的公章处,“韩国银行抵押的是B区地块,而贵行贷款对应的是A区。浦东新区的划分比较特殊,很多外国朋友容易混淆。“
山本皱起眉头,仔细核对着地图。谢一扬趁机对张铁柱使了个眼色,后者悄悄退出了会议室。
“但是根据国土局的登记。。。“
“中国的土地政策确实复杂。“谢一扬打断他,从西装内袋掏出一张照片推过去,“上周我和贵国的田中角荣先生共进晚餐时,他还提到三井银行在中国的业务拓展需要更多灵活性。“
山本看到照片上那位日本政坛元老与谢一扬举杯的画面,脸色微变。他当然知道田中家族在三井银行的持股比例。
“我需要再核实一下。“山本的态度明显软化。
谢一扬微笑着按下桌上的呼叫铃:“不急,我准备了午餐。听说山本先生喜欢长江刀鱼?今天特意从武汉空运来的。“
午餐后,谢一扬亲自将三井银行一行人送到工地门口。看着黑色奔驰远去,他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
“韩国那边怎么样了?“他低声问道。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了一下:“韩国产业银行的金理事已经到浦东新区管委会了,正在查土地登记。“
谢一扬冷笑一声:“给周省长打电话。“
十分钟后,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办公室。
金大佑,韩国产业银行国际业务部部长,正拍着桌子怒吼:“这不可能!我们明明抵押的是整个地块,怎么突然变成B区了?“
管委会主任李强擦了擦额头的汗:“金先生,您看这份补充协议。。。“
“这是伪造的!“金大佑指着文件末尾的签名,“我从未签过这种文件!“
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谢一扬带着两名律师走了进来:“金理事,好久不见。“
金大佑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谢一扬!你竟敢把同一块地抵押给三家银行!“
“请注意您的言辞。“谢一扬不慌不忙地坐下,“扬帆集团的所有贷款手续都合法合规。如果您有异议,可以走法律程序。“
他朝李强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会意:“金先生,根据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抵押纠纷需要先经过行政调解。。。“
“放屁!“金大佑爆了句粗口,“我要向中国央行投诉!向国务院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