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重生1990江华 > 第253章 汉正街的商标战争(第1页)

第253章 汉正街的商标战争(第1页)

1992年3月25日,武汉扬帆大厦。

谢一扬站在落地窗前,手里把玩着一枚金色商标注册证书。阳光透过玻璃洒在烫金的“可口可乐“四个字上,折射出刺眼的光芒。

“老板,美国那边回信了。“张铁柱推门而入,机械眼闪烁着蓝光,递过一份传真文件,“可口可乐亚太区总裁麦克·布朗的正式回复。“

谢一扬接过文件,扫了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拒绝和解?很好。“

传真纸上,麦克·布朗用强硬的措辞表示可口可乐公司绝不会向“商标抢注者“妥协,并威胁将动用一切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谢一扬将传真随手扔在办公桌上,转身走向会议室。透过玻璃墙,可以看到里面坐着十二名西装革履的律师,正激烈讨论着什么。

“都准备好了吗?“谢一扬推门而入,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首席律师李明推了推金丝眼镜,起身汇报:“谢总,根据我们的调查,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市场投入的广告费用已超过两千万美元,但他们的中文商标可口可乐从未在中国正式注册。“

“证据链完整吗?“谢一扬在首位坐下,手指轻敲桌面。

“非常完整。“李明打开投影仪,墙上立即显示出一份份文件扫描件,“我们查阅了工商总局1978年至今的所有商标注册记录,确认可口可乐这个中文译名虽然从1927年就开始在中国使用,但从未进行过商标注册。“

谢一扬点点头,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律师:“所以从法律上讲,我们才是可口可乐中文商标的合法拥有者?“

“正是如此。“知识产权律师王莉接过话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二十八条,先申请者享有优先权。我们三个月前成功注册了这个商标,完全合法合规。“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笑。谢一扬抬手示意安静:“对方有什么反击手段?“

“他们会从两个方面入手。“李明切换幻灯片,显示出可口可乐公司的法律团队名单,“第一,主张可口可乐是他们的驰名商标,要求适用驰名商标跨类保护原则。“

“第二呢?“

“第二,他们会向工商总局施压,要求撤销我们的注册。“李明顿了顿,“根据内部消息,他们已经联系了美国驻华使馆商务处,准备通过外交途径施压。“

谢一扬冷笑一声:“周省长那边联系了吗?“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了一下:“周省长说,这是纯粹的商业纠纷,政府不便直接干预。但他建议我们可以通过媒体造势。“

“媒体?“谢一扬眯起眼睛,突然拍案而起,“妙啊!马上联系《长江日报》和《民族商报》,我要让全中国都知道,美国企业是如何欺凌民族品牌的!“

三天后,《长江日报》头版刊登了题为《百年民族品牌“可口可乐“遭外资觊觎》的报道,署名记者正是谢一扬控制的笔杆子。

文章巧妙地将“可口可乐“这个译名的起源追溯到民国时期上海一位姓柯的翻译家,声称这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而美国公司企图无偿占有这一文化财富。

同一天,武汉街头突然出现了大量“保护民族品牌“的横幅和传单。谢一扬雇佣的大学生举着标语牌,在可口可乐武汉分公司门前抗议。

“无耻!“麦克·布朗在办公室里摔碎了咖啡杯,中国区法律顾问陈立站在一旁,脸色难看。

“麦克,情况比我们想象的严重。“陈立递过一叠报纸,“现在全国有十七家媒体转载了那篇报道,社交媒体上已经掀起了抵制可口可乐的声浪。“

麦克抓起报纸,头条赫然是《外资企业的文化掠夺:从“可口可乐“商标看知识产权霸权》。

“这完全是颠倒黑白!“麦克的拳头砸在桌上,“可口可乐是我们公司花费巨资在中国市场推广的品牌,怎么成了他们的民族品牌?“

陈立苦笑:“但事实是,我们确实没有注册中文商标。现在扬帆集团手握注册证书,从法律上讲,他们确实有权禁止我们使用可口可乐这个名称。“

“那就法庭上见!“麦克咬牙切齿,“我不信中国法律会保护这种恶意抢注行为!“

1992年4月1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法庭内座无虚席,媒体记者挤满了旁听区。这是一场备受关注的商标权纠纷——扬帆集团诉可口可乐公司商标侵权案正式开庭。

谢一扬亲自出庭,一身笔挺的深蓝色西装,面带自信的微笑。对面,可口可乐公司的豪华律师团队严阵以待,领队的是美国着名的知识产权律师约翰·史密斯。

“现在开庭!“法官敲下法槌。

约翰·史密斯首先发难:“法官大人,我方认为本案根本无需审理。可口可乐是我方客户在全球范围内注册的驰名商标,中文译名已在中国使用超过六十年,根据《巴黎公约》第六条,应享受驰名商标的跨类保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明立即反驳:“法官大人,对方律师偷换概念。首先,可口可乐公司从未在中国注册中文商标;其次,所谓驰名商标需要官方认定,而非自封。我方客户依法注册该商标,完全合法。“

法庭辩论异常激烈。约翰·史密斯出示了大量证据,证明“可口可乐“中文译名与英文商标的对应关系,以及该品牌在中国的知名度。

“这些只能证明他们在中国有业务,不能证明商标权属。“李明冷笑,“就像一个人在中国住了几十年,不代表他自动获得中国国籍。“

谢一扬静静听着双方交锋,目光不时扫向法官席。这位五十多岁的法官姓吴,据说以秉公执法着称,但谢一扬注意到他在听到某些论点时,眉头会不自觉地皱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