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1月26日凌晨3点17分,武汉扬帆大厦地下三层。
谢一扬的皮鞋踏在防静电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嗒嗒“声。走廊尽头,红色警示灯无声闪烁,将他的影子拉长又缩短。他抬手按在视网膜识别器上,机械女声冰冷地报出:“身份确认,谢一扬,最高权限。“
气密门滑开的瞬间,刺鼻的松香味扑面而来。两百平米的无尘车间里,三十条流水线正在全速运转。流水线尽头,穿着防尘服的工人们正将印有“长江教育电脑“字样的纸箱封口。
“老板,这批货已经完成85%。“张铁柱的机械眼在黑暗中泛着红光,声音压得极低,“但周厅长刚来电话,说中纪委调查组明天要突袭检查。“
谢一扬没说话,缓步走向流水线。他随手抓起一台刚组装完的学习机,外壳上“小霸王“的商标被粗糙地改成了“长江“。按下电源键,屏幕闪烁两下后,显示出盗版的BASIC编程界面。
“台湾那边的芯片到货多少了?“谢一扬的声音像刀锋划过冰面。
“昨晚刚到第三批,走的是厦门渔船。“张铁柱的机械臂突然伸长,撬开一台学习机后盖,露出里面印着“联华电子“的芯片,“按您吩咐,每片打磨掉原厂标识,重新激光刻字。“
谢一扬眯起眼睛,芯片角落的“UMC“字样依稀可辨。他转身走向角落的电脑,屏幕上显示着省教育厅刚发来的采购清单——“长江教育电脑“赫然排在首位,数量:50万台。
“徐世明那个老狐狸,胃口不小。“谢一扬的指尖在键盘上轻敲,调出一份加密文件,“告诉他,他儿子在英国赌场的欠款我可以解决,但明天之前必须把预付款打到离岸账户。“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了一下:“中纪委那边。。。“
“让周明远拖住调查组24小时。“谢一扬突然笑了,笑声让车间里的工人们不寒而栗,“顺便,给《湖北日报》准备个头条——扬帆集团捐赠百万教育设备。“
第一节:海峡走私线
11月26日凌晨4点30分,厦门高崎渔港。
渔船“闽厦渔5888“缓缓靠岸,船身吃水线比平时深了两米。船长林阿福站在船头,手里捏着半截“大前门“香烟,眼睛却死死盯着码头上的海关巡逻车。
“老林!“一个穿制服的中年男子从阴影里走出来,胸前的海关徽章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今晚浪大啊。“
林阿福咧嘴一笑,露出满口黄牙:“李科长辛苦,这么晚还值班?“他转身从船舱提出个泡沫箱,“刚捞的野生黄鱼,给嫂子补补身子。“
李科长接过箱子时,手指在箱底轻轻一扣——泡沫层下,硬邦邦的金属触感让他眼皮跳了跳。他不动声色地挥挥手:“例行检查,快点。“
十分钟后,海关巡逻车开走了。林阿福长舒一口气,转身对船员吼道:“卸货!“
船舱底部,二十个防水油布包被搬上岸。每个包裹上都印着“福建土特产“字样,但拆开后,里面是码放整齐的集成电路板——台湾联华电子生产的6502芯片,每片市价12美元。
“福哥,这批货走陆路还是水路?“一个年轻船员低声问。
林阿福吐掉烟头,用脚狠狠碾碎:“走学生通道。“他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明天中午前必须送到武汉扬帆电子厂,谢老板给的运费是平常三倍。“
年轻船员还想说什么,突然瞪大眼睛——远处的海面上,一艘海警快艇正破浪而来。
“操!“林阿福一脚把最靠近岸边的两个油布包踹进海里,“其余的装车!快!“
当海警登船时,渔船已经“卸完货“。带队警官看着空空如也的货舱,皱眉问道:“这么晚还出海?“
“长官,家里老娘病了,赶着回来。“林阿福赔着笑,悄悄将一叠美金塞进警官口袋,“您看这。。。“
警官捏了捏厚度,转身对同事说:“检查完了,没问题。“
海警快艇离开后,林阿福看着沉入海底的两个油布包,心疼得直咧嘴。但他不知道的是,那两个包裹里装的,是谢一扬特意安排的“诱饵“——里面根本不是芯片,而是印着“国防机密“字样的废铁板。
第二节:教育采购链
11月26日上午9点整,湖北省教育厅大楼。
副厅长徐世明盯着办公桌上的两份文件,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左边是《关于全省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工作的通知》,右边是一封来自伦敦的挂号信——他儿子徐浩在赌场欠下50万英镑的借据复印件。
“徐厅长,考虑好了吗?“谢一扬坐在对面沙发上,手里把玩着一个镀金打火机,“下午三点前,采购预付款必须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