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重生1990江华 > 第179章 汉正街的期货赌局(第1页)

第179章 汉正街的期货赌局(第1页)

1991年10月9日,武汉粮油期货交易所。

电子屏上的红绿数字跳动得令人心慌。老李头攥着交易单的手在发抖,豆大的汗珠从灰白鬓角滚落。他盯着绿豆期货价格——每吨已经从三个月前的1200元飙升至2850元,而自己押上全部身家的做空单正在被系统强行平仓。

“不可能啊。。。“老李头喃喃自语,耳边传来交易所广播:“紧急通知:受长江水灾影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确认华中地区秋粮减产已成定局。。。“

“李叔!快撤单!“年轻经纪人的喊声淹没在鼎沸人声中。老李头恍惚看见电子屏上的数字突然跳涨到3020元,他双腿一软跪在大理石地面上,那张写着“李德贵,绿豆1911合约空单200手“的交易单飘落在地,被无数慌乱的皮鞋踏过。

三日前,武汉扬帆大厦88层

谢一扬的钢笔尖在日历上的“10月12日“画了个红圈。窗外长江如鎏金的缎带,货轮拖着长串运粮驳船逆流而上。他转身敲了敲投影幕布,上面显示着武汉周边十二个粮库的实时监控。

“各位,丰收的季节到了。“谢一扬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会议室里坐着期货部、传媒部和物流部的负责人,每人面前都摆着密封档案袋。

期货总监徐明迫不及待拆开档案,倒吸一口冷气:“谢总,这。。。这太冒险了!“他抖出一叠仓单复印件,上面盖着“中央储备粮武汉直属库“的鲜红印章。

“去年长江水灾时,我救了周明远父亲一命。“谢一扬从雪茄盒取出古巴货,慢条斯理地修剪,“现在他分管省粮食局,这些仓单复印件只是开胃菜。“他按下遥控器,投影切换成期货合约走势图,“三个月前布局的2万手多单,该收网了。“

传媒部总监林艳翻开档案,里面是拟好的新闻通稿:《专家预测华中粮价将迎历史性上涨》,落款处赫然印着国务院农业发展研究中心某研究员的签名。“这专家。。。?“

“武大经济系退休教授,五百块润笔费。“谢一扬吐出一口烟圈,“明天开始,我要江城所有早报头版都是粮荒预警。“

物流部赵经理的档案里则是运输调度单——三十辆运粮车被标注“故障维修“,实际正藏在汉阳港集装箱码头。“谢总,真要截流湖北粮油集团的运输车队?“

“只是让它们晚到三天。“谢一扬的钢笔轻敲玻璃杯,“等价格冲到3000点,你们会感谢这三天。“

张铁柱的机械臂突然递来加密电话。谢一扬听完汇报,眼中精光暴涨:“刚收到消息,郑州商品交易所的绿豆库存数据被暴雨冲毁了。“他环视众人,“现在,谁能告诉我明天该怎么做?“

次日清晨,武昌大东门菜市场

菜贩王婶发现不对劲时,粮油铺前已经排起长队。“咋回事啊?“她拽住匆匆跑过的粮店伙计。

“东北发大水!粮车都堵路上了!“伙计扛着两袋面粉挤进人群,“老板娘说今天开始限购,每人最多五斤!“

王婶踮脚张望,看见粮价牌上的数字被擦掉重写——早籼米从0。48元涨到0。67元。穿工商制服的人正在和粮店老板争执,隐约听见“哄抬物价“、“查封“之类的字眼。她突然想起儿媳妇刚坐月子,慌忙掏出皱巴巴的钞票加入长队。

马路对面,戴鸭舌帽的年轻人按下快门,将这场面拍进胶片。他衣领别着的扬帆集团记者证在晨光中一闪而过。

同日午间,湖北人民广播电台

“本台记者报道,受持续暴雨影响,我国主要粮食产区出现不同程度减产。。。“收音机里的女声伴随着电流杂音,“农业专家提醒,居民应合理储备口粮。。。“

粮库保管员老张啪地关掉收音机,转头对同事苦笑:“扯淡!我昨天刚盘过库,够全省吃半年。“他踢了踢脚边鼓囊囊的麻袋,“这绿豆还是去年陈货,都快生虫了。“

“少说两句。“同事紧张地瞄了眼监控,“新来的副主任是扬帆集团推荐的人,听说库里的质检报告都要重做。“

老张皱眉翻开值班日志,发现昨日“库存检查正常“的记录被人用涂改液抹去,改成了“部分霉变需复检“。他正想争辩,仓库大门突然被推开,三个穿白大褂的陌生人拿着取样器走进来。

“我们是省粮油质检站的。“领头那人亮出证件,“接到举报说这批绿豆黄曲霉素超标。“

老张眼睁睁看着他们专挑品相好的粮食取样,又往样品袋里掺入可疑的黑色粉末。“同志,这。。。“他刚开口就被同事拽到身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