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重生1990江华 > 第176章 光谷的税收迷宫(第1页)

第176章 光谷的税收迷宫(第1页)

1991年10月3日,武汉扬帆大厦。

谢一扬站在88层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长江如一条蜿蜒的巨龙穿城而过。晨光洒在江面上,碎成千万片金色的鳞片。他手中的咖啡已经凉了,却浑然不觉。

“老板,国税总局的调查组已经到了楼下。“

张铁柱的机械臂递过一份文件,谢一扬扫了一眼,是国税总局的正式调查通知书,落款处鲜红的公章刺得他眼睛生疼。

“比预计的早了两天。“谢一扬的声音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通知刘志强,启动蜂巢计划。“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了两下:“财务部说最后三家离岸公司的股权变更还没完成,瑞士银行的——“

“让他们在半小时内搞定。“谢一扬打断他,将咖啡杯重重放在桌上,“否则就准备去西伯利亚挖土豆吧。“

张铁柱转身离去,机械腿在地毯上留下轻微的压痕。谢一扬拿起桌上的金色钢笔,轻轻敲击着那份调查通知书。这支笔是周明远升任副省长时送的礼物,笔帽上刻着“政商同心“四个小字。

窗外,三辆印着“税务稽查“字样的黑色轿车驶入大厦前广场。谢一扬眯起眼睛,看着从车上走下来的七个人,领头的那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格外显眼——郑国栋,国税总局稽查局副局长,以铁面无私着称的“铁算盘“。

“来得真快。“谢一扬冷笑一声,按下桌上的通讯键,“让公关部准备好B方案,通知所有高管到88楼会议室。“

十分钟后,扬帆集团的核心团队齐聚会议室。财务总监刘志强脸色苍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法务总监陈明不断翻动面前的文件;公关总监李雪则已经准备好了几份新闻通稿。

“诸位,“谢一扬环视众人,声音低沉而有力,“国税总局突然对我们展开调查,重点是我们过去三年的研发费用抵扣。“

刘志强的手微微发抖:“谢总,蜂巢计划的87家关联公司中,还有三家没完成最后的股权变更,如果国税局追查资金流向——“

“那就别让他们查到。“谢一扬打断他,“陈总监,我们有多少时间?“

陈明推了推金丝眼镜:“根据程序,他们有权调阅过去五年的所有财务资料,现场调查预计持续三到五天,如果需要进一步核查,可能会延长至两周。“

谢一扬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稳定得像心跳监测仪。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他的决定。

“李总监,立即发布新闻稿,宣称扬帆集团全力配合国税总局的例行检查,强调我们对国家税收政策的支持。“谢一扬快速下达指令,“刘总监,准备三套账本——A套给国税局看,B套备用,C套立即销毁。“

刘志强倒吸一口冷气:“谢总,A套账本只能解释大约60%的研发费用,剩下的12亿缺口——“

“那是你的问题。“谢一扬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张铁柱,联系周秘书长,我需要知道这次调查是谁推动的。“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知道,那87家交叉持股的关联公司和虚构的12亿研发费用,是扬帆集团避税的核心手段。如果被查实,不仅面临巨额补税和罚款,更可能引发刑事调查。

“还有,“谢一扬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袖口,“让技术部准备好数据清除程序,所有电子账本必须设置自毁指令。“

众人匆匆离去执行命令,只有张铁柱留在原地。谢一扬走到窗前,看着楼下广场上闪烁的警灯。

“老板,要不要启动保险方案?“张铁柱低声问道。

谢一扬没有立即回答。他想起三个月前,当刘志强第一次提出“蜂巢计划“时,自己是如何被那精妙的税务架构所吸引——87家分布在开曼群岛、维尔京群岛和香港的关联公司,像蜂巢一样错综复杂地交叉持股,将真实的利润流向掩盖得无影无踪。而12亿的研发费用,更是让扬帆集团连续三年几乎没交过企业所得税。

“先不急。“谢一扬终于开口,“让我们看看这位铁算盘到底有多硬。“

国税总局调查组的临时办公室设在扬帆大厦的80层。郑国栋站在窗前,看着几乎相同的城市景观,眉头紧锁。

“郑局,这是扬帆集团提供的部分财务资料。“年轻的女稽查员小林递过一摞文件,“他们声称技术研发是集团的核心战略,过去三年投入超过15亿。“

郑国栋接过文件,快速浏览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研发人员名单呢?专利申报记录?实验室使用日志?“

“他们说需要时间整理。“小林犹豫了一下,“郑局,我查了税务系统的记录,扬帆集团过去三年的营收增长与研发投入确实呈正相关,而且他们确实申请了不少专利。“

郑国栋冷笑一声:“专利可以买,研发人员可以虚设,实验室可以摆拍。“他指着文件上的一行数字,“看这个——去年第四季度突然增加的2。4亿研发费用,恰好把全年利润压到了微利状态,太精准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调查组的另一位成员老张推门进来:“郑局,我查了扬帆集团的关联企业,至少有二十多家科技公司跟他们有合作关系。“

“继续深挖,“郑国栋命令道,“重点查这些公司的注册地、实际控制人和资金流向。另外,联系知识产权局,核实扬帆集团所有专利的真实研发背景。“

老张点点头离开,郑国栋则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北京的内部号码:“王司长,我需要紧急调阅扬帆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在跨境资金流动方面的记录。。。对,特别是与开曼群岛、维尔京群岛之间的。“

挂断电话,郑国栋的目光落在墙上扬帆集团的宣传海报上——谢一扬面带微笑站在“光谷研发中心“的招牌前,身后是穿着白大褂的研究人员和高精尖设备。海报底部印着一行醒目的标语:“创新引领未来“。

“创新避税手段还差不多。“郑国栋喃喃自语。

88楼,谢一扬的私人办公室。

“周秘书长怎么说?“谢一扬盯着张铁柱问道。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红光:“周秘书长说,这次调查是国税总局新任局长直接下的命令,背景是国务院要严查利用研发费用避税的企业。不过。。。“机械臂递过一张纸条,“他给了我们这个。“

谢一扬展开纸条,上面写着一个名字和电话号码:郑国栋的妻子在协和医院住院,需要一种进口特效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