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9月5日,基辅郊外秘密仓库
谢一扬的皮鞋碾过积雪,在冻土上留下清晰的印记。乌克兰的初雪来得比记忆中早了半个月,这让他想起1990年那个用罐头换坦克图纸的寒夜。
“谢先生,情况有变。“裹着貂皮大衣的瓦列里快步迎来,这个克格勃出身的军火掮客此刻额头渗出细密汗珠,“刚收到国防部命令,所有T-80技术资料禁止出境。“
仓库铁门半开着,昏黄的灯光下,五名乌克兰工程师正在慌张地收拾图纸。谢一扬眯起眼,注意到他们手腕上新换的军用电子镣铐——这是莫斯科直接管控的标志。
张铁柱的机械臂发出轻微嗡鸣,红外扫描显示仓库角落多了两个持枪警卫。谢一扬不动声色地按住保镖的液压关节,指尖在钢板上敲出摩斯密码:【准备B计划】。
“瓦列里同志。“谢一扬掏出镀金打火机,火焰照亮对方瞳孔里闪烁的恐惧,“去年我们签合同时,您说乌克兰是独立国家,不受莫斯科管辖。“
打火机“咔嗒“合上,黑暗中传来图纸卷起的沙沙声。谢一扬知道,那套完整的三维建模图已经扫描进张铁柱的钛合金脊柱——这是上周刚升级的间谍功能,连海关的X光机都检测不出数据存储痕迹。
“谢先生!“瓦列里突然抓住他的袖口,伏特加味的热气喷在他脸上,“莫斯科派来的监察组三小时后到,您必须。。。“
“砰!“
枪声震落屋顶积雪。瓦列里惊愕地低头,看见自己貂皮大衣上绽开的血花。谢一扬身后,张铁柱的机械臂冒着硝烟,枪管缩回肘关节的声响像毒蛇归巢。
“清理现场。“谢一扬跨过尸体,乌克兰语突然变得流利,“各位专家,想见家人就跟我走。“
工程师们僵在原地。谢一扬从公文包抖落五本加拿大护照,封面上还沾着新鲜的血迹——这是今早迪拜转机时,某个移民官员全家失踪的代价。
“新身份,新生活。“他踢开脚边的貂皮大衣,露出下面成捆的美元,“或者像瓦列里同志一样,永远忠于莫斯科?“
两小时后,基辅机场
暴风雪中,谢一扬的私人飞机滑入跑道。驾驶舱里,副机长正用伪造的航空日志应付塔台检查。货舱内,五口贴着“医疗设备“标签的钛合金棺材静静躺着——里面是注射了镇静剂的工程师,棺材内壁嵌着足以骗过机场安检的制氧系统。
“老板,德黑兰来讯。“张铁柱递来卫星电话,机械眼闪烁着暗红光点,“革命卫队的哈桑将军要求视频验货。“
谢一扬按下舷窗的防窥模式,窗外乌克兰的雪原瞬间变成电子屏幕。画面里缠着头巾的伊朗将军身后,赫然摆着中国产的59式坦克——那是上个月重庆兵工厂用T-80图纸仿制的失败品。
“将军阁下。“谢一扬切换成波斯语,屏幕自动生成他戴阿拉伯头巾的虚拟形象,“您要的T-80图纸就在我手里,但价格翻倍。“
他故意停顿,看着对方瞳孔骤缩。两伊战争结束三年,伊朗人比谁都清楚T-80坦克在沙漠战场的价值——去年伊拉克用这款苏联坦克全歼了伊朗三个装甲师。
“谢先生!“哈桑的假眼在屏幕里泛着冷光,“我们谈好的是八千万美元!“
“一亿六。“谢一扬敲了敲舷窗,张铁柱立刻投影出三维图纸,“莫斯科刚刚封锁技术出口,现在全世界只有我能提供全套火控系统源码。“
卫星电话传来激烈的阿拉伯语争吵。谢一扬悠闲地翻开《古兰经》封面的文件夹,里面是重庆兵工厂的测试报告——仿制的T-80发动机在45℃高温下会爆炸,这个缺陷连乌克兰原厂都没解决。
“成交!“哈桑终于咬牙点头,“但必须经迪拜中转,用黄金支付。“
谢一扬微笑合上文件夹。他早就通过澳门赌场控制了迪拜王室的白手套,所谓中转不过是把图纸从左手倒到右手,顺便洗白两千万美元佣金。
飞机冲破云层的瞬间,驾驶舱突然响起警报。谢一扬看向雷达屏幕,两架苏-27战斗机正从克里米亚方向逼近。
“莫斯科的问候来了。“他按下座椅旁的红色按钮,货舱传来液压装置运转的声响,“让专家们睡个长觉。“
钛合金棺材的内置系统开始注入低温氮气,这是谢一扬设计的最后保险——宁可销毁货物,也不能让技术专家活着落入第三方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