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7月17日,凌晨3点27分,武汉扬帆大厦顶层。
谢一扬的私人终端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将他从浅眠中惊醒。他睁开眼,落地窗外长江的夜色还未褪去,城市灯光在江面上投下扭曲的倒影。
“老板,紧急情况。“张铁柱的机械眼在黑暗中闪烁着红光,“缅甸那边的视频泄露了。“
谢一扬猛地坐起身,丝绸睡衣的领口被汗水浸湿。他伸手按下床头的全息投影开关,卧室中央立刻浮现出一段模糊的视频画面。
画面中,一排排瘦小的身影蜷缩在昏暗的厂房里,手中摆弄着电子元件。突然,一个男孩倒在地上抽搐,口吐白沫。监工的皮鞭立刻落下,男孩的惨叫声与皮鞭的抽打声交织在一起。随后画面剧烈晃动,暴动的童工们推倒机器,与持枪守卫扭打在一起。
“来源?“谢一扬的声音冷得像西伯利亚的寒冰。
“暗网,三小时前由缅甸自由记者昂图上传。目前已被转发超过十万次,包括国际劳工组织的官方账号。“张铁柱的机械臂递过一杯冰镇威士忌,“国际媒体开始关注了。“
谢一扬一口饮尽杯中酒,酒精灼烧着喉咙,却浇不灭他胸中升腾的怒火。他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沉睡的江城。这座他用金钱和权力堆砌起来的帝国,此刻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那个记者呢?“
“已经处理了。“张铁柱的机械眼闪过一丝寒光,“但他的备份可能已经传给了国际组织。“
谢一扬的指尖在玻璃上轻轻敲击,节奏如同倒计时。窗外,长江大桥上的灯光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显得格外刺眼。
“启动净化协议。“他突然转身,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联系幽灵小组,我要在太阳升起前看到反转。“
上午8点15分,扬帆集团网络安全部。
十二名黑客正在疯狂敲击键盘,他们面前的屏幕上不断刷新着数据流。谢一扬站在中央控制台前,盯着主屏幕上不断攀升的负面舆情指数。
“老板,AI声明已经生成。“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人抬起头,额头上布满汗珠,“我们用了深度伪造技术,连声纹都匹配得完美无缺。“
谢一扬俯身查看屏幕上的视频文件。画面中,“昂图“正对着镜头忏悔:“我承认之前的视频是伪造的,是竞争对手为了抹黑扬帆集团雇佣我拍摄的。。。“
“还不够。“谢一扬冷冷地打断,“加入国际背景。“
黑客们迅速操作,视频中的“昂图“继续道:“我收了美国电子协会的钱,他们想打击中国制造业。。。“
谢一扬满意地点点头:“发布到所有平台,买下热搜前三。另外,准备第二套方案。“
他转向张铁柱:“缅甸那边安排得如何了?“
“已经改造完成。“张铁柱调出实时监控画面,“童工营现在是中缅友好职业技术学校,所有孩子都穿上了校服,课程表都安排好了。“
画面中,原本阴暗的厂房被粉刷成明亮的蓝色,墙上挂着中缅两国国旗和“知识改变命运“的标语。孩子们整齐地坐在课桌前,面前摆着崭新的课本。
“教师呢?“
“从当地华人中挑选的,每人发了五千美元封口费。“张铁柱顿了顿,“不过有两个监工不太配合。。。“
谢一扬的眼神陡然转冷:“我不喜欢听不过。“
“已经处理了。“张铁柱的机械臂做了个拧断的动作,“尸体扔进了电子垃圾熔炉。“
谢一扬整了整西装领口:“国际劳工组织的人什么时候到?“
“后天上午,从曼谷飞仰光。“张铁柱调出一份档案,“带队的是瑞士人米勒,前工会领袖,软硬不吃的那种。“
谢一扬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就让他吃不了兜着走。联系周书记,我需要外交部帮个小忙。“
下午2点30分,缅甸仰光郊外。
三辆黑色奔驰驶入刚刚挂牌的“中缅友好职业技术学校“大门。谢一扬从中间那辆车下来,墨镜下的眼睛迅速扫视着周围的环境。
校门口新竖起的牌匾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两侧站着身穿传统服饰的缅甸学生,手捧鲜花喊着“欢迎欢迎“。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谢一扬几乎认不出这就是两周前那个童工营。
“谢总,一切都按您的要求准备好了。“一个满脸堆笑的缅甸官员迎上来,双手递上一份文件,“这是教育局刚批的办学许可证,日期提前了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