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7月7日,伊拉克南部巴士拉郊外。
沙漠风暴卷起的黄沙拍打在T-80坦克残骸上,融化的装甲钢板像融化的巧克力一样扭曲变形。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尉麦克·罗德斯蹲下身,用刺刀刮去炮塔侧面的焦黑涂层,金属铭牌上赫然露出四个汉字——“武汉钢铁“。
“Holyshit!“麦克的惊呼被呼啸的风沙吞没。他颤抖着掏出柯达相机,闪光灯照亮了铭牌下方那行小字:1990年12月批次。
五十米外,随军记者凯特琳正对着CNN镜头报道:“这里是击溃萨达姆共和国卫队的最后战场,我们发现了一辆罕见的T-80坦克残骸。。。“她的声音戛然而止,镜头顺着麦克的指引转向那块中文铭牌。
“关掉摄像机!“麦克一把扯断连线,但为时已晚。卫星信号已经将画面传回亚特兰大总部,此刻正在白宫战情室的屏幕上闪烁。
武汉扬帆大厦地下三层,凌晨三点十七分。
红色警报灯将黑客实验室映得如同血窟。十二块屏幕上同时跳动着CNN的直播画面,谢一扬手中的古巴雪茄在警报声中明明灭灭。
“老板,五角大楼刚启动龙卷风协议。“张铁柱的机械眼投射出全息地图,七个红点从波斯湾一直延伸到华盛顿,“CIA驻巴格达站长布朗正在调阅我们去年经乌克兰转运的军火清单。“
谢一扬突然将雪茄摁灭在CNN主播脸上。烟头灼穿屏幕的瞬间,所有显示器切换成同一幅画面——沙漠中那辆T-80残骸的3D扫描图,炮管根部清晰可见武钢特有的三角质检钢印。
“科瓦尔斯基到哪了?“谢一扬的声音比液氮还冷。
“基辅飞往迪拜的航班刚起飞。“张铁柱调出乌克兰军官的护照扫描件,“他带着我们准备的礼物去见伊拉克军需官。“
全息投影突然闪烁起来,一段加密频道强行切入。画面里是个戴夜视镜的光头男子,背景音中隐约能听见阿拉伯语的咒骂声。
“谢先生,您送的坦克真是惊喜。“光头男说着生硬的中文,镜头转向他脚边——一个被剥皮的尸体胸口烙着武汉钢铁的LOGO,“我的科威特买家想知道,为什么T-80的装甲会在1000度下像奶酪一样融化?“
谢一扬的嘴角抽了抽。那是上个月他卖给中东的“特供版“,装甲钢里掺了30%的废铁。但此刻他盯着光头男背后墙上的地图,那上面用红笔圈出的八个地点,正是重庆兵工厂设在沙漠的秘密测试场。
“扎耶德先生。“谢一扬突然笑了,“您脚边那位偷了我二十辆坦克的货款。“他打了个响指,张铁柱立即投影出瑞士银行的转账记录,“不如我们谈谈真正的T-80D?就是苏联红军在柏林阅兵式上展示的那种。“
光头男的瞳孔骤然收缩。谢一扬知道这个代号对他的诱惑力——T-80D的爆炸反应装甲能硬扛美制M1A2的主炮直射。
“五角大楼还有72小时召开听证会。“扎耶德舔了舔嘴唇,“白宫那些婊子养的已经派人去乌克兰。。。“
“60小时就够了。“谢一扬切断通讯,转身走向实验室深处的铁笼。笼子里蜷缩着三个戴头套的人形,最瘦小的那个正用俄语低声祈祷。
“幽灵组,唤醒主服务器。“谢一扬扯下中间囚徒的头套,露出一张苍白的少年脸——莫斯科大学计算机天才伊万,去年在切尔诺贝利附近“失踪“的顶级黑客。
少年被强光刺激得流泪,却条件反射般摸向键盘。谢一扬将注射器扎进他脖颈,蓝色药液推入的瞬间,伊万的瞳孔扩张到极限。
“我要五角大楼武器数据库里所有T-80记录。“谢一扬将CNN画面转向少年,“把中国制造改成乌克兰走私,用科瓦尔斯基的签名。“
伊万的手指开始抽搐式敲击,另外两个黑客也被注射药物唤醒。三十秒后,第一块屏幕上跳出美国国防部的鹰徽标志,进度条像嗜血的蜈蚣般啃食防火墙。
“老板,CIA在基辅的行动组。。。“张铁柱的警报突然尖锐起来,监控画面显示五个黑衣人正突袭科瓦尔斯基的公寓。
谢一扬看都没看:“启动向日葵协议。“
基辅佩切尔区公寓楼,当地时间上午9:15。
CIA特工卡尔一脚踹开房门,手枪对准床上鼓起的被子。他的搭档掀开被褥时倒吸冷气——乌克兰陆军上校科瓦尔斯基仰面躺着,太阳穴的弹孔已经凝固,右手还握着马卡洛夫手枪。
“自杀?太他妈巧了。“卡尔踢了踢床边的伏特加空瓶,突然注意到床头柜上的信封。里面是科瓦尔斯基与伊拉克军方的通信原件,每页都盖着基辅军区的公章。